新民晚报 王呈恺
“去过世博园了吗?”这句话正成为最新流行的问候语。上海300万长者也不甘落后,就是坐着轮椅看世博也大有人在。许多长者都是做足功课,有备而来。他们独特的游园攻略,值得推广。
上海世博会试运营第一天,我就加入了30万大军的综合演练队伍。一早就乘地铁直奔耀华路,想先看主题馆。那天排队很久才进入园区,又排一个多小时看过香港馆之后,就忙着找饭吃了。眼看这种进度,即使买7天的票,要走马观花看完246个场馆也不够用。况且在观展之外,我还有个愿望,要在世博会护照上签章留念呢。
为此,我调头奔往C区相对边缘的地方,排了两个小时,走进只有部分展出的美国馆,不料那天他们并未准备给游客盖章。后来到了捷克馆,我的世博护照才实现了零的突破。还是在我向捷克工作人员询问之后,她们才答应十五分钟后为我办理。我在锃亮的青铜浮雕上抚摸了幸运,又在馆内游览了一圈后回到原地,那位捷克女士拿出了崭新的图章,和蔼地为我盖上。这可是捷克馆开馆前最早的一个章,也是我在这一天收获的唯一一个世博护照章,堪称No.1。
正式开园第二天,一大早我再度出发。为提升游园效率,我自带干粮、水果,仅在午餐时买杯啤酒,歇歇脚。这次为避开人流,我选择从后滩着陆,在人少的地方入园。我再次去了美国馆,看看华裔在美国的历史沿革介绍,花去2个小时换回一枚印章。在俄罗斯馆、荷兰馆又各花了近两个小时,接着在德国馆前迂回了很久,搞清楚要排队绕场一周得再花二个多小时,眼着蜗牛般的行进,终于下决心急流勇退,奔向邻近的非洲联合馆和美洲国家馆。从下午到晚上,一举拿下72个签章,总算不虚此行。
签章过程也很有意思。“签证官”们大多微笑着表示欢迎,有的会寒暄两句,一边敲下图章。非洲馆一些国家没有准备图章,工作人员便采取签字形式,他们友善地在护照上认真写下欢迎词和签名,还写上日期。荷兰馆和英国馆在门口设摊,方便观众。还有些馆干脆把印章放在桌上,让观众自行操作,更省时省力。
最有个性的,是莱索托王国的工作人员,要把护照翻到首页盖章。而智利的“签证官”则把印章盖在最后“压轴”。
随着开园后的不断改进,70岁以上及小孩将有照顾通道。我这个82岁的“持证”老人也可得到更多方便,看展之外,可加快获得签章大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