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浙江全省上下包括政府和企业倾力在做的重要工作。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低碳、绿色为标榜的上海世博会,向人们打开了观察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窗口。探访世博会的“浙江元素”——浙江场馆、浙江企业、浙江产品、浙江活动项目和浙江人,我们发现,其中很多堪称是浙江转型发展的样本,可以给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多角度的启迪和借鉴。欢迎广大网友阅读这组报道并通过留言板等平台参与讨论,也欢迎你提供相关线索,比如你所在地区、企业参与世博会的项目,我们在上海世博会的记者将为你做点题采访。
杭州案例馆
浙江在线上海6月24日(记者 包勇)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访华时对杭州的评价是“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
30多年后,西湖依旧是那个“暖风吹得游人醉”的西湖,而杭州也已经城市繁华,处处美景,美不胜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民享受品质生活。
是什么让杭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杭州入选城市最佳实践区,作为杭州的缩影,我们不难发现,杭州通过“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来阐述了杭州的变迁史,是一部文化传承与城市有机更新的发展史。
中外游客青睐杭州馆
“这就是杭州西湖边的靠椅?”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来自湖北的游客刘芳拉着男朋友坐了下去。“没去过西湖,在杭州馆当然要感受西湖边的风情。”刘芳说,今年把年休假贡献给了世博,明年一定要与男朋友到西湖去逛逛。
刚落座,馆内响起了二胡的声音,杭州黄龙越剧团的演员们开始为现场的观众近距离演唱越剧。一句唱腔、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有的游客坐在靠椅上,闭上眼睛,摇着头,手中还打着节拍。一曲唱罢,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我在世博园内第二次听到掌声,第一次是在德国馆内。”上海一位游客说,德国馆的“动力之源”需要游客参与互动,鼓掌是为了发出更强的声音来控制大球,而在杭州馆,却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文化的传承。
“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也来到了杭州馆。“‘五百张笑脸’非常有意思,我也想到杭州去感受他们的喜悦。”山田外美代说,杭州有“五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是西湖。
在参观完杭州馆后,山田外美代指着别在胸前的杭州市徽章说,杭州,一座美丽的城市。“我爱杭州,要和你们一块去杭州,等世博会结束,就到杭州游玩。”山田外美代兴奋地说。
不仅中外游客喜爱杭州馆,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也是对杭州馆情有独钟,两次参观了杭州馆。洛塞泰斯表示,杭州馆是杭州的一个缩影,让人留恋、回味。
在洛塞泰斯眼里,杭州馆非常好地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每次经过杭州馆第二展厅,看到以钢筋水泥为背景,挂上的500位杭州市民笑脸时,洛塞泰斯似乎也被一张张因品质生活而绽放的幸福笑容所感染,开怀大笑。
洛塞泰斯还忍不住给杭州馆题词。他写道,“祝贺杭州因治水而造就的品质生活。”短短十几个英文单词,背后却是对数千年来杭州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的有机更新的肯定。
笑脸墙
杭州馆处处体现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
杭州文脉悠长,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在杭州馆只要细细品味,就能体会到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的有机更新。
在杭州人家展厅,小女孩身着现代服饰,但她的身边的爷爷却是唐朝人打扮,宋代打扮的奶奶正矜座一边只毛衣,中间穿着马褂,儒商打扮的是爸爸——民国年间的人,右边帮小女孩梳头的是妈妈,两位在看报纸的是小女孩的叔叔,正在上菜的是阿姨。
仔细看,的确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岁月的静好,天赐光华的欣然。五水先杭城人而生、五脉为杭城人而导,在静水流深的光影中,记忆、时光、存在、幸福、生生不息。
“展厅的中门楼、中堂、古井,无不出自杭州,构筑了一个原汁原味的杭州氛围。而那由9个人组成的雕像群,则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让不同年代的一家人在穿越时空中团聚。”杭州馆馆长闻文元说,现在杭州遗留下的景观,都是几代杭州人的贡献,这个展厅正是展示了杭州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的贡献。
作为老杭州人,闻文元目睹了杭州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杭州,是一个很‘土’的城市,‘土’是因为那时候的杭州完全生态。”闻文元举例说,那时候一到晚上,家家户户跑到河道边洗马桶,污染水资源,运河边十分萧条,西湖的景观也在不断的萎缩。
“而现在,杭州已经成为真正的‘人间天堂’。”闻文元说,前不久,杭州馆收到一对名叫田华、顾克华的上海夫妻来信,信中说,30年前,田华夫妇婚后到杭州渡蜜月,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两人都已经退休,想来杭州故地重游,找回当时的感觉。
闻文元笑着说,“通过城市的有机更新,如今的杭州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的诱惑的地方,来了,就得赶紧走,不走,就走不了了。500张笑脸就是最好的证明。”
城市有机更新更好保护文化传承
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杭州的根与魂。“以前,杭州是一座水城,像现在的浣纱路,原本是一条河,将西湖与钱塘江连在一块。”闻文元说,从2001年开始,杭州“城市有机更新”全面铺开,探索一条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新路子。
街道建筑有机更新方面,杭州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有保护价值的老街老巷众多,保存着大量历史建筑、文保点、文保单位和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原则,制定保护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合理利用,保护古城风貌,传承历史文脉。
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方面,杭州先后实施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良渚大遗址综合保护、“一湖三园”综合保护、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大学城建设和生态市建设工程,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定位更加突显。
城市道路有机更新方面,杭州先后实施“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两纵三横”、“十纵十横”、市区支小路改造、背街小巷改善等一系列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工程。
城市河道有机更新方面,围绕彰显“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先后实施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两大工程。
城市产业有机方面,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战略思路,明确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战略方针,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业大市。
文化传承是城市更新的不竭之源
敦煌莫高窟、埃及金字塔、古琴艺术、伊朗音乐“拉笛夫”……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历史、艺术、精神价值,是构成现代城市的完美基因。
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很好地传承和发展。如何寻求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平衡?
在杭州馆内,有一面浮雕,不留意很难被发现,浮雕的画面是钱江新城。“文化的传承与城市更新是密不可分的,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承离不开经济实力。”闻文元说,将杭州现代经济实力用于背景,反映出经济实力是文化传承的坚强后盾。
而文化的传承也不能守旧。闻文元认为,杭州的历史文化要保护,但也需要新的力量,需要创新。“保护不是让它继续老化。”闻文元举例说,比如小河直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杭州采取的是修旧如旧的保护办法,既让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又让原住民安居乐业。
“文化传承是城市更新的不竭之源。”闻文元解释说,传承历史文化,使杭州有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不少人来杭州创业、投资,对杭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据了解,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迈上5000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0%,连续1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快于全国和全省1.3和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达13.9%,高于GDP增幅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排序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
此外,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达到1019.43亿元,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收入增速双双超过10%;全市旅游总收入达803.12亿元,其中国内旅游者突破5000万人次,收入超过700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230.4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