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碗里见江南
位于中厅、直径8米、重达15吨的青瓷莲花巨碗,是整个浙江馆最核心的元素。游客到达中厅后,可以通过一个升降平台到达巨碗的上方。
杨奇瑞介绍,以青瓷巨碗作为展示主体,不仅因为龙泉青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也是从总体上呼应国家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溢满的青瓷大碗寓意“宛若天成”, “碗以盛米、城以盛民”的设计理念表征浙江为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中国馆是一只‘斗’拱,浙江馆是一只‘碗’,斗乃容器,碗乃盛器,斗与碗是呼应的。”杨奇瑞说。
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一段浙江的时光之旅拉开帷幕。代表着浙江几千年历史的器物和影像在碗中逐一展现:从河姆渡的“双鸟朝阳”到京杭大运河上繁忙的运船,从西湖四季到钱塘江汹涌澎湃的潮水,从白米满筐回归到最后的一盏清茶。此时,一缕龙井茶特有的清香,在无意间,沁入您的心扉。随着“浙江欢迎您”的结束语,天空飘起淅淅沥沥的“春雨”,周边“桃花”次第盛开……令人宛若置身如画江南、如梦江南,久久不忍醒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影像的变幻外,一些实体的景观、器物还会随着影像的变幻,“穿”过屏幕,从屏幕下方徐徐升起。例如雕刻有丹凤朝阳的横匾、西湖上的三潭印月以及杭州湾上的跨海大桥等。
在欣赏和感受过浙江数十年沧桑巨变之后,游客们还能在后厅的吧台喝上一碗现泡的龙井新茶。而那只玲珑剔透、底部刻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字样的盛茶青瓷小碗,成了不少游客们的心头之爱。
三年磨一剑
精彩源于全情投入。从2007年开始设计,到如今的试运行,近3年的时间里,杨奇瑞和他的团队为了这一碗“精彩”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在浙江馆现场,杨奇瑞向本报记者首次讲述了那些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青瓷大碗剧场演示中,随着影片的推进,先后会有5件不同的实物器件从屏幕下方升起。“除了液体屏幕外,任何屏幕都做不到这样的穿透。”然而,什么样的液体,才能在投影仪的投射下,显示出完美的、超高清视觉效果呢?“我们请教了很多专家,但都说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没有操作过。没办法,我们只有按照专家们的建议,设计了很多种配方,不停地反复试验。最后确定一种配方后,又对其组成成分的比例不停地调试。前后折腾了近3个月,才做出了让团队里所有人都满意的液体屏幕”,杨奇瑞笑着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是学物理的呢。”
“钱江潮涌”是浙江的特色之一。杨奇瑞原以为这种镜头的素材带会很多, “但没想到,我们找遍了全省,竟然没有符合我们超高清标准要求的,那些素材带大多是标清,顶多是高清的。没办法只能重拍。”为了捕捉最精彩的瞬间,摄制组赶在“龙抬头”的日子,雇了一架直升飞机进行航拍。“为了这个镜头,前后准备了半个月,连续拍了两天。”杨奇瑞回忆说。
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的紧密配合也非常重要。“整个演示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肌体,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破坏整体的美感。”依然以青瓷巨碗中的实物器件展示为例,“每次器件的升起和落下,时间上的误差率必须小于0.5秒,否则,就会出现实物与影像的脱节。”
“整个设计、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方案的一次次调整,也让大家有些心力交瘁,但我们坚持下来了。走到今天,每每听到演示结束时观众们情不自禁的掌声,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温暖。他们的喜欢,就是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杨奇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