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可能会对上海的交通有一定的影响,但决不会成为上海交通的一场灾难。只有出行者有所注意,并且多一分宽容,世博期间的城市交通仍然会井然有序。”
选择怎样的交通工具看世博?从哪个入口进门?园区内的交通状况如何?世博期间出行要注意什么?上海世博会园区交通研究组组长、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陈小鸿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世博交通攻略”。
本报记者丁元元本报记者施培琦摄
什么时间去?
进入世博园区要先排队,这是几乎每个参观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合理选择参观世博的时机,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用在交通工具和排队上的时间。
世博门票绝大部分是平日票,这会使每天的入园人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办方当然希望参观者能在参观时间上更均衡,这同样也会使游客自身受益。
为此,陈小鸿的第一个建议是“先睹为快”。因为根据以往世博会的经验,在半年的展期中前半程的参观者一般在总数的42%-48%,因而千万别抱着“世博闭幕还早,晚点去没关系”的心态,尽早游世博园,不但享受精彩,还可以享受舒适。
特别是对于上海市民,世博结束后永久展馆还会延展半年,但可以趁早看看那些世博闭幕后就将拆除的临时场馆。
除了“先睹为快”,陈小鸿建议上海市民,除了避开各种高峰日,也尽量避开双休日,选择工作日参观园区。
不仅仅是选择哪天去,几点去同样是学问。世博园区早上9点开园,这和上班的早高峰有一定重叠,因而陈小鸿建议,要么早点出门,要么干脆晚一点再进园——毕竟未必每个参观者都有体力一天在世博园参观十几个小时。至于游客出园时间则相对分散,闭园时间和下班高峰也无重叠,因而倒是不必掐得太死。
而对于有机会多次入园的本地游客来说,夜票也是不错的选择,“晚上活动很多,各种演出、烟花表演也很多,尤其是在夏天,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怎么去园区?
要解决几十万人汇聚到世博园区的问题,只能走集约化的道路。据预计,世博游客大约50%会选择轨道交通,世博巴士、旅游巴士、常规公交等也都是承担超过10%以上游客的重头。
交通专家的出行通常使用怎样的交通方式呢?陈小鸿笑称:“我平时也开车,但地铁可以到达的地方还是坐地铁——乘地铁当然是更方便的选择。”
当然,各种抵达世博园区的交通工具之间也是各有特色。比如轨道交通在时间上非常可靠,只是可能会比较挤。世博大巴因为可以开上世博专用车道,因而没有堵车之虞,而且可以把游客直接送的园区门口,也是一个非常省心的办法。
陈小鸿告诉记者,在进入园区的交通工具上,还会朝着集约化的目标进行各种引导。“比如外省市组团来沪参观世博,为什么可以享受专用通道过安检,预订场馆等优先待遇?就因为组团来上海,通常是采用集约化的交通方式。如果是外省市自驾车来上海的,也鼓励采取P+R的办法,比如先把车停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然后再从那里直接乘大巴抵达世博园区。”
她也提到了4个世博水门,作为一种很有上海特色的进入园区的交通方式,乘船抵达世博园区很可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参观者可能要在水门稍微多花一些时间排队,但这种方式也有其好处,排队者毕竟是在水门外排队,这就减小了世博园区附近的交通压力。”“当然,除了集约化,还有人性化。毕竟参观者不可能每一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有老人和小孩也可以通过电话预订世博出租车直接进入围栏区,3000辆世博出租车也许不是最集约的交通方式,却也是必备的。”
从哪个门入园?
世博园区有8个入门,3个在浦西,5个在浦东。据预计,大部分参观者会从浦东入园,这其中有何原因呢?
陈小鸿解释说:“浦西园区与中山南路距离非常近,缓冲的空间非常小,而且中山南路本身又是交通干道。而在浦东的入口附近,空间较为开阔,因而当人群涌入时,回旋的空间也比较大。此外,世博园区的主要场馆毕竟还是在浦东,如果很多人从浦西入园,这又必然会增加过江的交通压力。”
当然,人流量最大的肯定还是最靠近“一轴四馆”的主入口,可以考虑尽量避开。但她说:“也不必太刻意说一定从哪个入口进,一定不从哪个入口进。比如主入口虽然人流最大,但也是位于中间,疏导的方向和空间也最充分。”
园内交通情况如何?
“一般而言,园区里的几十万游客,1/3在场馆内,1/3在排队,1/3在做其他事情。”陈小鸿介绍说,主办方希望把参观者每天的排队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但要实现在高峰日恐怕还是有一定难度。
世博园区内的每个展馆,日接待能力都在几千人到几万人,而园区的平均日游客数可能会超过60万,也许每个人都想进中国馆,但它的接待能力毕竟只有四五万人。陈小鸿说,这也是正常情况,如果一个展馆的设计日接待能力是60万,本身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不可能每天所有入园的游客都会进入这个展馆。
按照相关规定,每名参观者每天至多参观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中的一个,而且必须事先预约。陈小鸿认为:“这当然会使参观更有序。”
据她介绍,世博园区内也有一些展馆其实无需排队即可参观,而在需要排队时间最长的可能会超过3小时。
除了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丹麦馆提供体验之外,其他区域也并不提供自行车,因而步行可能是世博园区内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除此之外,有电车沿浦明路横跨浦东园区,还有多条通过西藏路隧道越江的电车。园区内过江的另一种方式是客渡船,采取定时发船的办法。“其实这方面游客非常理想,看到乘船的人多了,有些人就会放弃这种方法。而如果外地游客很想体验一下泛舟浦江的感觉,他们也就不会计较多排几分钟的队了。”
陈小鸿特别表示,面对各种紧急情况,有关方面都已经制定了详细的预案。“比如展馆内突然停电了,各种应急照明设施立即会亮起。这种情况下,千万不用紧张,沿着指示标志,跟着人流,就可以顺利地走出展馆,不用太过担心。”
贴士
关注权威交通信息
陈小鸿教授提示说,参观世博前要多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前一天的入园人数、人流密度、热门场馆等各种情况都会公布,而且不仅有每一天的信息,还会有每周、每月的信息汇总,这都是参观者的重要参考。
比如说,世博园区的8个入口,每一个的人流都不一样,排队时间也不一样。如果游客是在世博开幕后一个月去参观世博,那么这方面的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查阅一下数据,就能最大限度上减少排队时间。
她对世博游客们建言:“参观前应该做一点功课——看看网上世博会,不断地获取各种信息,指定一个参观计划,会让游览更有效率。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没有必要说自己非要去看一个馆,排队排上三四个小时,这样的参观效率也很低。其实,在这计划与应变之中,就会产生许多参观世博的乐趣。”
出行要更文明
半年的世博会期间,绝大部分上海人每天还是在继续着自己常态的生活工作,世博会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会有多大呢?
陈小鸿认为,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但上海的交通体系不会因为世博而瘫痪。“也许会比平时挤一点,堵一点,但还是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就像世博前的道路建设,虽然带来了一时的不便,但大家也还是克服了。上海人就是世博的主人,家里请客,主人忙上一段时间,恐怕也是难免的。”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世博会期间应该不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实行单双号限行。但有关方面也制定了包括单双号限行在内的诸多预案,陈小鸿告诉记者:“如果在极端高峰日实施一些类似的限定也不必太过紧张,毕竟以往的重要节日,也会实施一定的交通管制。”
她同时指出,上海的交通效率相对还比较低,这也和平时守秩序的程度不够有一定的关系。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只有秩序更井然,城市交通才会更通畅。
交通问题,其实最终还是归结到人。就像陈小鸿所说的,“世博的许多交通问题不是靠技术可以解决的,最终还是要靠人,靠我们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