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全景世博
更多>>>
·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草案出炉 将成21世纪标志
·世博网络传播总结表彰会召开
·胡锦涛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
·关于上海世博会先进表彰推荐对象公示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今日正式启动半年续展
·我国世博会期间破获1300余起侵犯知识产权案
·部分世博场馆将在中国异地重建 地方政府争抢
·温家宝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
·温家宝会见出席世博会闭幕式多国领导
世博浙江
更多>>>
·【独家策划】浙江转型发展的世博样本
·上海市委专电致谢——浙江人民为世博发挥重大作用
·浙江世博安保延至15日 入沪安检仍将继续
·浙江“环沪护城河”世博安保任务将延续到11月15日
·世博会让杭州“名利双收” 184天 杭州旅游没有淡季
·杭州市委书记:让城市拥抱森林 走绿色发展路
·十八本留言本讲述精彩 世博浙江元素令人难忘
·创意、创新、创造 从世博会展望浙江的未来
·厨房变“开心农场” 宁波企业构建世博“梦剧场”
魅力世博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浙江在线世博频道 > 场馆进行时 正文
直击中国国家馆 展示城市发展的中国式智慧

直击中国国家馆 展示城市发展的中国式智慧

  在世博园区景观灯衬映下的中国馆(4月24日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整体构型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元素——斗拱和鼎器。在世博园的大部分区域内,游客们都能看到这座标志性的建筑。但正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处在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你能欣赏到“东方之冠”迥异不同的风采神韵。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大红外表,斗拱巍峨的“东方之冠”——中国国家馆究竟蕴藏着什么?是价值连城的古代瑰宝?还是面向未来的前沿科技?

  上海世博会开园3天,每天大约能接待5万人参观的中国国家馆,不仅是中国各地游客的心之所向,也是吸引外国媒体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关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解读:如果说,北京奥运会通过开幕式向世人呈现了一幅浩瀚的“中国卷轴”,那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一幅比《清明上河图》更宏伟、更丰富的中国城市文明“画卷”,且将持续在184天展期乃至更长时间传播“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城市足印浓缩成唯美“画卷”

  上千个“古人”在一幅巨型《清明上河图》中悠闲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凡到过中国馆的观众,大多会被这幅放大了数百倍、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活”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深深震撼。

  排队进入“斗拱”造型的中国馆,在9米平台搭乘指定的电梯抵达标高49米的第一展区“东方足迹”。乘电梯如同乘“动车组”列车,“车门”打开,一场中国特色的“城市之旅”就此展开。步出电梯,走过由全国各地城市名称组成的“斑马线”,进入一个可以容纳700人的多银幕影院,中国馆主题电影短片《和谐中国》和《历程》在此交替播放。

  离开影院,观众脚下踩着中国“最早的城市”——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复原场景,两侧是代表两个中国古代城市繁荣景象的未央宫和大明宫浮雕。展现在前方的便是长128米、高6.5米的多媒体《清明上河图》。细数《清明上河图》中活动的人物,日景中多达691人,夜景为337人,他们举止各异,栩栩如生。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让这幅描绘繁华市井生活的传世名作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北宋汴京城。

  与这座“复活”的北宋城市遥遥相对的是一块装饰有同样反映北宋汴京生活的《东京梦华录》文字影壁。目前,在这块影壁背后展示的,就是中国馆镇馆之宝——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真迹。

  在真迹两侧区域,中国夏代以降的城市生活演进史,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足印:最古老的青铜礼器、酒器、书画、丝织品、彩陶俑以及中医学传承中的针灸铜人和《本草纲目》等,共30余件国家级文物与《清明上河图》相映衬,让人一览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生活的品质。

  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说,之所以选用《清明上河图》表现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核心智慧,原因在于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已经有了发达的城市经济、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中国早在十二世纪就凭借自己的智慧营造了一座繁荣和谐的城市,现在正依靠自身力量迎来另一个高峰。可以预见的是,现代的中国人一定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造就更美好的未来。”

 [1] [2] [3] 下一页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