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浦江两岸,实行一票通的上海世博会大舞台上各家场馆极尽所能上演“大戏”。每天数十万观众的选择已开始显露不同展馆吸引力的差距。
位于浦西D展区的企业馆群数量不多,但都是重量级的中外大企业和行业组织。中国铁路、国家电网、震旦、可口可乐、思科,以及日本和韩国的企业联合馆等。各家门前都是彬彬有礼的微笑欢迎,但吸引人气的本领却各有不同。
五月初的上海骄阳似火,在日本产业馆、可口可乐馆、国家电网馆和石油馆,人气始终高涨,开馆四天来每天都要接待超过五千名观众。由于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观众显然有备而来:水壶、干粮、小马扎。
由中国三大石油巨头联合出资兴建的石油馆并没有特别突出任何一家石油企业的成绩或产品,而选择了泛石油文化作为主题,通过演示石油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关系,倡导珍惜能源的观念。
一位参观者在观后留言簿上,对石油馆的4D电影这样写道:“太刺激了,感官的全新体验,对石油的全新认识。”
为了告诉观众一瓶可乐在从自动售货机卖出之前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可口可乐馆花大价钱制作了一个好莱坞标准的动画片,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中国铁路馆将动车组机车开进了世博园,馆内服务人员穿着的动车组制服也让观众感到格外熟悉,但展品却没有达到观众预期的效果。
一对上海本地夫妇在出口处对记者说:“铁路馆内展示的都是现实中已有的事物,花钱来世博会就是要看创新的东西。”
来自宝岛台湾的震旦集团没有主推该公司的主业,而是选择了别出心裁的玉文化主题。四十多件该公司收藏的玉器来历显赫,每一件都堪称传世之作。但主办者的好意观众似乎并不领情。
来自加拿大的克雷安先生对记者说,震旦馆对中国玉器文化的诠释模糊不清,作为外国人很难理解主办者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如果只是想展示这个公司的收藏,似乎显得与世博会不太搭调。”一位来自江苏的观众看完震旦馆后对记者说。
奥美公关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曼华告诉记者,对于那些怀揣创新理想、拥有一定创新成就的企业,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展示自身形象绝好的舞台。小到企业品牌,大到国家形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早已过时。有没有创新内容、会不会“吆喝”才是决定因素。
张曼华认为,世博会与奥运会不同,每个参展企业都有大小不一的实际场地,但要想在世博会上留住参观者,在展馆内外一定要为观众创造良好的品牌参与感,通过制造互动传递企业想要观众认知的信息。
世博会采取的大门票制度,任何企业馆都不能再收取门票,因此如何锁定各自的目标群体,是所有企业馆在展馆外围和入口处需要下工夫的地方。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认为,世博会就是一个世界科技、文化创新的“大秀场”。世博会“搭台”、企业“唱戏”,“秀”的本领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