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区内的植物雕塑作品《植树人》。
“低碳”是现代人所应学习的生活方式,也是上海世博会的“题中之意”。记者连日来在世博园区采访中感觉到,无论是场馆的外观材质,还是论坛的嘉宾热议,无论是黄浦江畔高逾160米的改良“温度计”,还是场馆内一盏不足60厘米的古灯,都常常促人思索“低碳”二字。
古人也“低碳”
在城市足迹馆的330件海内外文物中,记者找到了中国古人的“低碳”印迹——一座西汉时期的彩绘雁鱼灯。
这座铜灯高约50厘米,造型为鸿雁回首叼鱼,生动优美,设计尤其讲究“环保”。使用时先往大雁的腹中放入一些水,点燃灯油后,油烟被灯罩遮住,只能通过内置通道融入水中,不会污染环境。
相距铜灯几步远的战国时期青铜鉴缶,同样是一件“节能”用品。由于鉴与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放入冰块,能使酒变凉或防止酒变质,冬天贮存热水,可以温酒,仿佛“双向绿色环保冰箱”。
城市足迹馆策展人、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说,这两件器具的功能一经解说,常令参观者感慨——千年前先民们就具备这样的生活智慧,何况今人?
烟囱“变身”温度计
近代工业革命令城市文明大发展,但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工业技术这把“双刃剑”,值得反思。
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城市未来馆前,一个从烟囱到“温度计”的“变身”提出了当下人们对“低碳”的鲜明主张,也体现了“变废为宝”的巧思。
作为世博园内最高的建筑,这支“温度计”长达165米,其前身是上海南市发电厂的烟囱,后被改建成世博气象信号塔。塔身的红色刻度和塔顶显示屏都清晰地显示了园区的实况温度,浦西园区的参观者抬头就能看到。
无独有偶,同样在浦西园区,加拿大蒙特利尔案例馆中循环放映着一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短片,讲述了这个市市中心192公顷的垃圾填埋场正在被全面修复成公园的真实故事,片尾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当人们将智慧和创造性取代无节制的开采时,环境可以成为我们为之骄傲的共同财产。”
低碳“良方”的多个可能性
令人感到振奋的是世博园区东北角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个区域占地15公顷,约为整个世博园区的5%,集中了全球数十个城市、地区正在低碳领域中实践的智慧和创意。
世博园区的伦敦“零碳馆”是一座“实现零排放的房子”。该馆能自给自足利用太阳能发电、收集雨水使用、剩饭剩菜用来制作沼气,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还能在白天储存太阳能,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
西班牙马德里案例馆,有一棵醒目的“空气树”。这座直径12米的十边形金属结构建筑,采用可循环材料,建筑内部有自动开启的百叶窗和直径7米的“引风机”,在“树”内营造出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与外界温差最高可达8℃。人们可以在里面聚会、休闲。“树”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实现能源自给。
德国的“汉堡之家”,通过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的使用,实现建筑能源供应的自给自足和零废气排放,结合上海的气候特点,创造出相对隔离的空间,无需采用任何取暖设备或空调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环境,做到冬天保暖、夏天降温。
同济大学教授、城市最佳实践区总规划师唐子来表示,一个城市的碳排放有三个来源——工业、建筑和交通。每个国家发展阶段不一样,碳排放的构成也不一样。对中国而言,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意义在于,虽然很多新型建筑材料是国外运过来的,但实体展示案例都不是豪华建筑,建筑的技术也基本成熟,是可以在中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