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起中文来依旧有些生硬,但他们的讲解却毫不含糊,除了普通话,偶尔还能听到几句上海方言。在韩国企业联合馆,78名来自韩国的大学生担任工作人员,每天在展区内为游客作介绍。尽管开馆不过十多天,但这些来自韩国的俊男美女们也遭遇了一把“韩流”,要电话、拍合照,更有热心的游客隔三差五就来展馆看他们。
中文听起来“很有魅力”
去年从高丽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蔡熹永早在2007年时就希望能在上海工作,所以看到上海世博会韩国企业联合馆的招聘广告后,她意识到这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我觉得中文听上去很有魅力,它有四声音调,读起来很好听,中文里有很多成语,很有意思。 ”怀着对中文莫大的兴趣,蔡熹永选择了中文系,还曾经作为交流学生前往山东大学,上海世博会则给了她更多面对面接触中国人的机会。
林岫泉是韩企馆中为数不多的男解说员,高中时就跟着父母来到烟台的他,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大四学生,刚到北京时,他的儿化音比北京人还重。因为要做6个月的韩企馆解说员,早在3月他就写完了论文。 “导师很支持我来上海世博会工作,所以允许我提前交论文。 ”
解说词要用五种语言
汉语、韩语、日语、英语、法语,为了保证所有来韩国企业联合馆的游客都能听懂解说词,除了已经熟能生巧的汉语和韩语,蔡熹永和林岫泉正在学习后三种语言。
“目前,汉语和韩语是我们解说中使用最多的,但游客中还有不少人来自其他国家,所以我们要慢慢开始学习日语、英语,甚至法语。”林岫泉说,即使自己已经掌握了不少汉语,但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因为每天都会遇上特别认真的游客,有时还会拿出纸笔记录。“他们会对展项提出很多问题,有时候还会问住我。不过,越是问得详细我们越自豪,说明他们对韩企馆感兴趣。 ”
受游客的影响,林岫泉还学会了几句上海话。 “蛮好额,这是我听上海游客一直在说的。”在接下来的5个多月里,他还准备多学几句。 “到了上海后,我觉得上海话挺有意思的,如果会说当地方言就能很快融入这里。 ”
开馆十多天已有“粉丝”
“除了考查中文能力、对上海世博会的了解和热情,以及性格等,当初面试官对我们的外貌也有要求。 ”林岫泉说,去百度搜索“韩国企业联合馆”,自动联想的关键词中就有“美女”。尽管开馆只有十多天,一些解说员已经有了自己的“粉丝”。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纪略大的叔叔阿姨,都有问我要电话号码的。 ”林岫泉说,有些人还约他一块吃饭。“我过两天要和一个北大韩语系的男生一起吃饭,我们说好互相学习汉语和韩语。 ”漂亮的蔡熹永则常接到一块合影的要求,一些游客甚至问她们的名字,一到韩企馆就打听自己喜欢的解说员有没有来,有的游客甚至来了三四次。更有趣的是,还有游客询问他们有没有兴趣一起做生意,代购韩国的服饰和化妆品。
来上海这段时间,蔡熹永和林岫泉已经去过外滩、新天地、人民广场等景点,泰康路更是让他们赞了一句“真的好”,不过他们最想去的还是世博园里的中国馆。 “不管在园区内什么地方,都能看到中国馆,真希望能进去好好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