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浙江馆,被有些游客戏称为“中国省区市馆里的沙特馆”,因为它热门,要参观则需排队两三个小时。浙江馆吸引众多游客的“磁极”,是一只会变戏法的青瓷大碗,高3米、直径8米,重达10多吨。
当环绕大碗的升降平台把你“托举”过碗口,灯光转暗,绿波荡漾、雾气缭绕的碗中,开始呈现浙江的种种景象,8分钟内,让你一次次惊喜感叹。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个名为《宛若天城》的创意十足的“秀”只能用“小剧场”,每次仅容纳70人。
这是一部高科技电影?或许说“影像+活动装置艺术品”更准确些,它新颖、独特,一时很难归类。浙江馆总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杨奇瑞和他那支二三十人的团队异想天开、不拘一格,在不绝于耳的质疑声中,花了整整两年构思、制作,终于赢得喝彩。
“质疑即是创意本身。”而今回望,杨奇瑞庆幸当初的坚持:“世博会是对世界、国家、民族、地区文明的全方位展示,但愿我们拿出的这件作品能对世博会有些创造性的贡献吧!”
碗以盛米,“城以盛民”
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如何表现浙江的前世今生、山川风物、人文民情?杨奇瑞最终想到,用一只浙江家家户户都有的青瓷碗来“盛”。“中国”的英文China是借用了“瓷器”的英文china,而有着千年历史的龙泉青瓷是中国瓷器最早出现的代表作,它的形貌温润敦厚,不也正好代表了浙江的气质?碗以盛米,与“城以盛民”道理相通;围绕这种盛器展开想象,碗可以无限放大,大到足以包容天地万物——“宛若天城”。杨奇瑞解释说,其实他最想告诉人们的,是浙江这样的资源小省可以成为文化大省,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无限的精彩。
在这只碗中,声香色味全被激活:你看到灿烂的火光将水面染得通红,刹那间,一尊巨大的“双鸟朝阳”纹牙雕——遥远的河姆渡文化的象征破水而出;画面一转,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中,几条锦鲤游来游去,怡然自得,场景掠过春夏秋冬,又从白昼跳到深夜,一个不经意间,“三潭印月”的胜景浮出水面;忽而,潮声轰鸣,碗中的水仿若钱塘江一线潮,从一侧涌向另一侧,涌到碗边如浪涛拍岸,水花溅起……这时你会下意识地赶紧躲闪。末了,画面定格在一簇簇盛开的荷花上,清风拂面,细雨霏霏,所谓烟雨江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低头俯看,让人专注
《宛若天城》的奇思妙想,从给游客设定的观看视角开始。循小桥流水来到浙江馆中厅,一眼便望见那只坐落中央、碗底与地面齐平的青瓷碗。别忙着惊呼,这只是亮相。待你站定,圆环形的升降平台缓缓上升;待它停住,你和一众游客已是环绕碗沿、弧线排开,这时低头一探,窥见碗中盛着的一汪清水,心中更添惊喜。在杨奇瑞看来,这是大动干戈却又无法割舍的10秒钟,位移过程中,游客的好奇与期待同步上升。
选取俯看的视角,让观众“站”着而非“坐”着观演,杨奇瑞自有道理。他告诉记者,通常人们看世界的方式总是朝前、朝上或是环顾左右,而事实上这样的视觉习惯容易浮光掠影,科学研究发现,俯看才最能够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站在碗沿俯身观望碗内的波光粼粼,不正像在西湖岸边稍作停驻吗?
液体屏幕,独家研制
《宛若天城》创下了多个第一。
摒弃传统银幕,在水面上投射影像,没那么简单。杨奇瑞向记者透露,清水是不能成像的,而人们熟悉的水幕电影用的“幕”,是自上而下高速喷水,将水雾化形成的垂直幕。怎么克服这第一个技术瓶颈?最终,碗内所盛不是清水,而是一种独家研制的液体,与水一样无色无味无毒无害,重要的是,精度为4K的多维画面在它之上得以清晰、完美呈现。
看着西湖的三潭印月、乌镇的粉墙黛瓦、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模型,从碧波中轻巧地升上降下,而水面几乎觉察不到晃动,谁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杨奇瑞他们研发出了“升降无痕技术”。碗底总共错杂藏着5套模型,均由防水、耐腐蚀的网孔钢板制成,网孔极其细微,远看难以分辨,却能最大限度减少模型升降对水面的扰动,当体积最大的模型从水上复归碗底,水位最多也只上升5毫米。
32台投影机环绕“小剧场”上方,成就了液体屏幕上的“双逻辑曲面成像”——碗沿360度圆环上的图景与水平面上正圆的图景,和谐地呈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