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馆
展示主题:城市与和谐
地理位置:世博园区A片区
占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
外形特征:集多元宗教特色于一身
设计灵感:印度最古老、最气势恢弘的建筑
上海世博会印度馆将是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建筑,它不仅有一个巨大的赤红色中央穹顶,造型类似著名的泰姬陵,还将是一个集多元宗教特色于一身的建筑。
印度馆位于世博园区A片区,占地超过4000平方米,以“城市与和谐”为主题,将展现印度丰富的文化传统,多样化的宗教信仰、文化和语言,传统与现代科技发展,以及城镇和农村的融合。
印度馆将携带千年文化、传统美食来到上海黄浦江畔。参观者将通过“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印度,再穿越中世纪时期,直至现代的印度。
“看似不可能”的建筑
印度馆的建筑灵感来自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Siddi Syed寺,集多元宗教特色于一身。即便在印度国内,这样的建筑也并不多见。然而,这种“看似不可能”的建筑将现身2010年上海世博会。
在独特的外表里,印度馆的主题“城市与和谐”将通过由古至今的印度城市时空之旅,得以生动演绎。参观者将通过“时空隧道”,先历经公元前3000-前2000年莫汉佐达罗和哈莱潘的古印度时期,再穿越中世纪印度,直至现代印度。
通过展馆陈列,中世纪时期的Mohallahs城市生活形态也被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在那个时代,人们从属于特定的同业工会进行生产和贸易,各个领域密切相连,和谐共荣。
展示印度文明和科技
“展馆每小时能接待1500名参观者,平均每15-20分钟接待450名。参观者将通过影片、演出、美食和特产触摸印度。”印度展区总代表希拉表示,“丰富的传统文化、多样化的宗教信仰、传统与现代科技发展、城市和农村的融合都将是印度馆的展示内容。”
同时,印度馆也将展现印度城市生活的演变,展现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不断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社会不同部门、不同阶层、城乡之间如何以贸易和服务的交换,获得最大程度的和谐共处。
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印度科技产业来说,创意设计、科学技术等也将成为展示重点,包括信息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多家印度前沿公司都将在世博会展示。
水制冷营造清凉空间
印度馆设计师之一Naidu表示,外表古色古香的印度馆其实内含高科技元素。总投入800万美元的印度馆主打“零化学物质”设计,由太阳能电池板、风车、草本植物、竹木等现代融合传统的建筑材料打造的印度馆,将体现出别样的时尚。
具体来说,印度馆的大部分建筑材料均为可再利用材料,在世博会后可以循环利用;采用先进的制冷与照明系统,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经过工厂处理的再循环水和收集的雨水,将用于绿化灌溉;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和小型风车,可以提供绿色电力。
此外,印度馆将内置水管制冷系统,将让参观者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自然舒适的清凉。
去“集市”品尝印度美食
踏入印度馆的圆拱形大门,门上雕刻的“生命之树”的图案栩栩如生,一尊佛像在入口处闪耀着光芒。
进入馆内,是用陶土和青石修建的地面,参观者走在上面,仿佛步入印度城市瓦那纳西的兰浦尔宫殿。瓦那纳西是一座最能代表印度文化的城市,恒河静静地流过城区,印度人喜欢在恒河里沐浴。
在前往中央穹顶之前,参观者不妨先去“印度集市”溜达一圈。“集市”里的阁楼正是印度馆的展示区域之一,参观者可以从这里俯瞰四周的美景。
同时,“集市”也是一个户外用餐区域,印度传统美食的香气伴随着花草的清香迎面而来。
竹子编织“吸音”天花板
运用多样的植物材料也是印度馆设计中的一个亮点。参观者来到中央穹顶时,将被绿色的香草以及各种植物围绕。
向来非常重视发展竹林的印度,用楠竹网格与钢筋混凝土为展馆织就了一个“吸音”天花板。竹子的大量使用,也让印度馆成为上海世博会上唯一一个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建设的国家馆。
在印度馆的购物中心里,来自印度各地的工匠将展示销售各种各样的地方特产。购物中心采用柱廊结构,集中展现风格迥异的传统印度圆柱。
世博会期间,印度各地的文化表演节目将在圆形剧场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