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馆(网上云南馆)内的“中华第一龙”
恐龙头骨见证了亿年岁月
位于2010上海世博会省市区馆内的云南馆以城、镇、村特色广场为载体,选择金马坊、白族民居、傣家竹楼等民族建筑艺术特色,以写实的方式还原建筑物,通过“牛虎铜案”和“建水紫陶”等云南元素的集合,构成开放、大气、特色浓郁的展示广场。
馆内展示“六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及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并以“鸥戏春城”、“城市风貌”、“国际通道”、“村寨秀色”等主题,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展示云南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和谐发展的城乡风貌。
在云南馆内有两件非常珍贵的展品,被称之为云南馆的镇馆之宝,那就是“飞”抵上海参展世博会的两具恐龙化石。这两具化石出土于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世界恐龙谷景区,分别为巨型禄丰龙和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许氏禄丰龙。两具恐龙化石均出土于1997年,在灯光的映衬下,栩栩如生的两具恐龙化石为云南馆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巨型禄丰龙:只吃草
云南馆工作人员向介绍说,巨型禄丰龙体长10米,高4米,生存在1.8亿年前,属于原蜥脚类恐龙,身体比较笨重,后腿强壮,能直立行走,以植物为食。
禄丰恐龙化石具有科研价值高,科考科普旅游性强的特点。禄丰恐龙的规模、品位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是世界绝无仅有的、独一无二的资源。
禄丰龙是中国首个进行研究的恐龙品种,亦是第一种完整发掘,复原,装架和命名的恐龙化石,具有细小的头颅和相当长的颈,前肢短小,后肢粗壮,能以两腿直立行走,尾巴粗大,可于奔跑时起平衡作用。它是植食性恐龙,牙齿小而扁平,外缘有粗锯齿,能把树叶切碎,锐利的指爪可将树叶抓下或用来防御敌人。
许氏禄丰龙:最早的恐龙化石
小的是许氏禄丰龙,体长6.4米,站高2.5米,生存于1.8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
1938年,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在禄丰盆地发掘出了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许氏禄丰龙也因此被称作“中华第一龙”。而禄丰县也因为当地出土的恐龙化石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群,禄丰恐龙化石种类最多、保存数量最多、埋藏密度最大、完整性最高而被誉为“世界恐龙之乡”。
为了通过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更好地展示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闻名中外的“禄丰龙”,当然成为云南最有力的一张名片亮相上海世博会。
恐龙来沪,11个集装箱,60万元人民币投宝费
如何将这两具珍贵的恐龙化石从西南边陲的云南楚雄,安全运抵位于上海世博会的云南观?据工作人员介绍,最初双方曾考虑火车陆运,但后来考虑到安全因素,还是决定飞机空运。运输过程中,2具恐龙化石被分拆装进了11个特制木箱,而每块骨头都编上号,运抵上海后再按号组装。每具恐龙化石都有300多块骨头。两具恐龙的投宝费高达60万人民币。
世博会后,它们将“移居”上海科技馆
这两具恐龙化石是代表云南省前来上海参加世博会的。目前在世博园区内的云南馆展出,在8月26日云南活动周开幕式上它们被正式赠送给了上海市民。世博会闭幕后,它们将“移居”上海科技馆,作为“沪滇友好”的见证在那里继续展览供市民欣赏。这也是云南省省继前年向香港、去年向中国科技馆赠送恐龙化石之后的第三次赠送。
云南馆的工作人员表示,非常希望全中国、全世界的参观者到在看恐龙的同时,也从中了解云南丰富的自然古生物及民族文化资源,尊重自然,体验科学。”
恐龙化石的研究奥妙无穷
除了探索人类起源和自然环境外,恐龙化石是否还有更实用的研究价值?当然有。据专家介绍,比如仿生学,恐龙如此庞大的肢体为何能同时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平衡感?还有,仿照恐龙牙齿结构和造型等,可以创造出最好的切割工具。的确,恐龙化石的研究奥妙无穷。”
(文/李熳图/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