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2日电
题:藏族“小织女”传承千年邦典技艺
中新社记者郭虹
今年15岁的丹增卓玛双手在粗木做成的织机上灵巧穿梭,五彩的羊毛织布如彩虹般泻下。和往常一样,她一天可以编织好一条“邦典”,和往日不同的是,总被闪光灯和游客围绕的她要时常停下手中的活,用微笑回应国内外记者和观博者的赞叹和好奇。
在上海世博会宝钢大舞台展示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作为年龄最小的非遗展示者,丹增卓玛代替生病的爸爸向世人展示西藏山南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
西藏文化厅官员阿旺旦增告诉记者,藏族人民常用的毛织围裙在藏语中称为“邦典”。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邦典的主要产地,生产毛织品已有上千年历史,有“邦典之乡”的美称。山南杰德秀邦典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增卓玛的父亲格桑是西藏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早些年,格桑因有腿疾不能像镇上其他中年男子一样出去做工,一家五口人挤在亲戚家的两间房里,生活颇为拮据。头脑灵活的格桑和妻子在家一同编织邦典,虽然一条卖价45元人民币的邦典使这个家获利甚微,但格桑的邦典染织、配色技艺在当地出类拔萃,还自创了新的编织技艺,并用邦典织法做出背袋、围巾、披肩等多种产品,很受买家和旅游者的喜爱。
2002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格桑在杰德秀镇开办了“格桑民族手工厂”,格桑每月从拉萨购来白色羊毛线和染料,染好颜色后给工人编织,然后又将邦典和其他织品送到拉萨的买家手里。如今,手工厂里已有20多位工人,一条邦典市价卖到300元人民币,手工编织的挂毯、披肩更是价格不菲,厂里的订单也不断从国内外各处飞来。
小丹增卓玛不清楚工厂的情况,但她感觉家里的境况明显好起来。“2005年,我们搬进了自己新家,房子好大好漂亮,我们兄妹都有自己的房间。”家里除了摆放着传统藏式家具,丹增卓玛给自己的房间选了一套咖啡色的现代组合家具,还配上电视机和VCD影碟机。
喜欢这项技艺的丹增卓玛13岁开始跟爸爸学习邦典编织。如今,丹增卓玛已是当地编织邦典的好手。丹增卓玛告诉记者,她要继承爸爸的工厂和编织技术,并要将织品卖到拉萨、上海甚至更远的地方。“邦典是藏族人世世代代不能缺少的东西,外地游客也喜欢我们的织品,我会把邦典做得更好更漂亮。”
“我们那里有很多人在学习编织邦典”,丹增卓玛告诉记者。
阿旺旦增介绍说,当地对邦典编织技艺施行了生产性保护。现在,西藏贡嘎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可以免费在洛桑那里学习技艺;杰德秀镇的邦典编织手工厂也越来越多,不少织品已远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