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不仅整合了世界经济,也使各个城市通过通讯、交通等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城市在不同的层面整合、相互融洽,形成了一个区域性城市群。
城市群,意味着城市在各方面都要成长。在昨天刚刚结束的“经济转型和城乡互动”世博主题论坛上,城“长”的话题引出许多真知灼见。
路径:集聚人力资源
“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它们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市场。”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在主题论坛闭幕式上的总结致辞中说:“只有从战略层面上对城市群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发展,有效整合城市群,才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那么,该如何“设计”城市群的发展道路呢?
世界银行顾问沙希德·优素福认为,任何成功的城市群,首先必须能够集聚人力资源。成功的城市群能够把整个人力市场变得非常活跃,通过这种整合就能够提供公司创投成功的可能性。另外,生产业和服务业的整合,可以提高一个城市或者好几个城市的就业人数。
在优素福眼中,一个城市要保证各种条件都具备,才能具有竞争力,才能“健康成长”。比如,提供性价比高的住宅和配套设施,改善和提高教育系统等。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也很重要,它能够建立一个经济环境,鼓励创业人士到来,此外,住宅、娱乐场所也都在整个城市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环境:建立城乡连接
当城市成长为城市群,如何才能使其群聚效应发挥到最大呢?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维克拉姆·尼赫鲁将城市群分成三个层次,即城镇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都会城市。他说,城镇的规划者需要注意提供最基本的社会服务。而对于那些中等规模的城市而言,就不单单需要那些基本的政策制订,还要提供关联性服务。所谓关联性就是指要连接城市和农村,满足经济规模化的需求,吸引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同时增加这个城市的生产密度和生产能量,最后则将提供经济效益。对于大都市来说,则不单单要提供城乡连接,还要提供一些机制,来确保规模扩展的灵活性。
加拿大科瑞澳咨询公司总裁爱德华·李孟认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通达性是城市群竞争力的基础。此外,仅仅有交通等基础设施还不够,还要有功能的通达性,比如说就业方面的功能性,目前在中国跨省区要超越户口的限制。
解放日报:刘颖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