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授予上海“设计之都”的称号,到央行等九部委于4月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振兴繁荣的指导意见》,再到眼下如火如荼的世博会,都标志着2010年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迎来了新起点。
美轮美奂的演出和场馆终将落下帷幕,如何传承和挖掘世博会留下的海量资源,决定了我们能否把握住机遇在创意产业的崛起中有所作为。
世博园内文化盛宴“余香缭绕”
漫步在上海世博园,除了各具特色的场馆,平均每天120场的文化演出令人应接不暇。
据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胡劲军介绍,已有7000余场演出被纳入9 10月的节目单。“我估计最终远远不止这个数目,目前各方都在争相推出更多、更有代表性的节目。”他坦言。
留意世博会最后两个月的节目单,发现其中不仅包括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和俄罗斯顶尖表演团队献上的大型晚会,还有来自立陶宛、拉脱维亚、冰岛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文艺团体。在墨西哥国家馆日当天,代表墨西哥传统文化的国家民族舞蹈团与代表文化创新力量的诺泰奇电子乐团轮番登场,擦出别样火花。非洲参展国家带来的节目也争奇斗艳,狂野魅力一览无余。还有大洋洲片区的表演者身穿草裙翩翩起舞,尽显海岛风情。
这些节目给世博会大型活动部负责人之一的刘军带来诸多启发:“首先,这些节目直接为今后上海举办艺术节提供了庞大节目库;其次,当国外演艺走进来的同时,国外团队的创意、制作和营销的理念,与本土同行产生碰撞,有助于我们吸取先进的经验,从而在娱乐和商业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刘军还透露,在上海迪斯尼乐园的开发过程中,上海世博会主办方的部分团队将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这个项目。而这正得益于世博会文化资源的沉淀以及团队自身的经验。
创意产业的新“起跑线”
世博会期间,几乎每个展馆每周都有不同主题的推介活动。以英国馆为例,为了贴合此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创意产业成了此次中英合作的重中之重。“中国企业应重视创意设计产业的重要性,否则将错失当前发展良机。”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署长康安杰在英国馆内举办的中英圆桌会上如此建议。
如今,创意产业的定义早已不仅仅限于文化领域。业内人士指出,用知识和智慧,让产品有了新的附加值,就属于创意产业范畴。因此,创意产业的崛起将引领我国各个领域发展,从而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为此,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陈伟恕先后四次参观上海世博会。在2010上海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上,他谈及了观后感。“在世博园里,我看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然而观博的目的绝对不应该只是逛几个馆而已。”陈伟恕补充道,“世博的精神核心是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探求面向未来的创新之路,因此世博的智慧结晶应当精致化、生活化。世博对于我国创意产业的启迪就在于,只有当创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外交等领域,它才能激发经济活力。”
就在本届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召开之际,上海国际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建立的初衷正是通过创意设计带动我国自主品牌商品的发展和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据悉,上海国际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在商务部的支持下,将联合国内外专业设计院校、机构,共同打造国际先进的专业化现代设计培训中心,还将建立国际面料文化博物馆和中国非物质遗产面料文化博物馆,展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悠久的纺织文化历史。
中心负责人之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商务委员会主任顾毓静兴奋地向记者表示,尽管中心刚成立,但已同近百家设计公司签约,其中30家机构来自国外。“通过促进设计大师与生产企业的有效对接,推动我国产品进入国际中高端市场,为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从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到全球推广的链条式服务。”
创意产业的价值往往隐藏在实体经济的背后。正如一位业界专家所言: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已经听到春天的心跳,不久的将来将感受夏天的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