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全景世博
更多>>>
·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草案出炉 将成21世纪标志
·世博网络传播总结表彰会召开
·胡锦涛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
·关于上海世博会先进表彰推荐对象公示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今日正式启动半年续展
·我国世博会期间破获1300余起侵犯知识产权案
·部分世博场馆将在中国异地重建 地方政府争抢
·温家宝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
·温家宝会见出席世博会闭幕式多国领导
世博浙江
更多>>>
·【独家策划】浙江转型发展的世博样本
·上海市委专电致谢——浙江人民为世博发挥重大作用
·浙江世博安保延至15日 入沪安检仍将继续
·浙江“环沪护城河”世博安保任务将延续到11月15日
·世博会让杭州“名利双收” 184天 杭州旅游没有淡季
·杭州市委书记:让城市拥抱森林 走绿色发展路
·十八本留言本讲述精彩 世博浙江元素令人难忘
·创意、创新、创造 从世博会展望浙江的未来
·厨房变“开心农场” 宁波企业构建世博“梦剧场”
魅力世博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浙江在线世博频道 > 全景世博 正文
90后女孩亮相馆日晚会 千手观音与世博共成长

90后女孩亮相馆日晚会 千手观音与世博共成长

10月1日,在世博中心举行的中国国家馆日文艺晚会上,张也(右)和豆豆演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新华网上海10月1日电(记者许晓青、孙丽萍、刘雪) 年轻的面庞,亮丽的形象,朴实而精湛的表演技艺……10月1日晚,在上海世博园举行的中国国家馆日文艺晚会上,既有宋祖英、郎朗等著名艺术家倾力献演,也有“90后”、“原生态”的新生力量,令人眼前一亮。记者走进参加文艺晚会演出的人们,发掘其中的幕后故事。

  “千手观音”与奥运世博共成长

  当观众耳熟能详的《敦煌情韵》乐曲响起,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压箱节目“千手观音”,亮相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文艺晚会。与以往略有不同,人们见到的领舞“观音”不是邰丽华,而是“90后”聋哑女孩程铖。

  “2008年,在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上,我很稚嫩,那是我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观众,而且是面对主席台,当时我非常紧张。”17岁的程铖在中国国家馆日文艺晚会彩排现场用手语告诉新华社记者。

  在程铖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3年多时间里,恰逢中国接连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两大国际盛事,亲历其中,令程铖切身体会到“成长”的含义。

  “奥运会结束已经两年了,现在参加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的演出,我想我已经长大了,内心更加理解《千手观音》的内涵,我的表演也会变得更加沉稳一些、完美一些。”程铖这样说。

  在紧张的排练间歇,程铖用手语告诉身边的教练:“如果有机会说一句祝福的话,我希望说‘祖国能发展得更好,全世界的人们能更多地了解中国’。”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王晶告诉记者,艺术团在成长,程铖等一些最近几年加入的年轻演员也在成长。尽管团长邰丽华因为有其他的访问演出任务无法到世博会现场,但22名男女演员始终全情投入。

  深圳“90后”女孩传递城市梦想

  文艺晚会上,一幕幕动人画面中,人们记住了一名身着红裙的小女孩。来自深圳的11岁女孩豆豆,牵着著名歌唱家张也的手,合唱了一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出生于1999年农历中秋节的豆豆,与国庆非常有缘。她出生的那一年,恰逢新中国50周年大庆。2009年,国庆60周年之际,豆豆有幸赴北京参加了一场国庆电视文艺晚会的录制,演出曲目恰巧也是《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豆豆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不是专攻儿童歌曲的小演员,平时练习钢琴和绘画,但都没有刻意考级或参加比赛。豆豆对音准的敏感,在一个场合受到了著名歌唱家王昆的关注,后来豆豆跟随王昆老师学习了《南泥湾》的唱法。

  今年国庆节,是豆豆首次走进上海世博园。稚气未脱的她对世博会和中国馆(网上中国馆)充满憧憬。“我希望去中国馆,看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还要去适合小朋友玩的俄罗斯馆(网上俄罗斯馆),当然还有一个有恐龙的馆(蒙古国馆),我也想去。”

  豆豆出生并长大的城市深圳,是刚过而立之年的中国经济特区,被列为城市发展的经典案例之一,在中国国家馆主题电影和省区市馆展览中亮相。“我出生在深圳,我和这座城市一起长大,我觉得这些年,城市的路变宽了,房子也在长高,我希望世博会以后,我的家和我住的城市,都变得越来越好。”豆豆说。

  “原生态”歌舞惊艳亮相世博园

  28岁的那日苏在中国国家馆日文艺晚会上拉起马头琴,他的伙伴青格乐吟唱呼麦,齐齐格玛则放歌一曲长调《牧歌》。那日苏说,舞台上的演出只有3分钟,可能还不够过瘾,但希望通过世博会的舞台告诉世界,中国拥有如此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日苏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运用特殊发声方式演唱的呼麦、悠扬的长调以及马头琴演奏技艺,三者均已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日苏和他的伙伴所组成的“安达组合”已经有7年历史,巡演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日苏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令不少年轻人已经不知道祖辈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呼麦这样的精湛表演技艺,让整个世界都了解我们。”

  与那日苏有所不同,土家族汉子谭学聪是最近参加全国青年歌手比赛后,才被众多“粉丝”注意到的原生态歌手。在中国国家馆日文艺晚会上,谭学聪与他的6名伙伴一起表演的土家族撒叶儿嗬歌舞以及船工号子,颇具震撼力。这些在舞台上豪放的土家族男子,都是在家务农或打散工的农民。谭学聪说:“国庆这几天,其实也到了秋收时,家中8口人,10多亩地需要别人帮忙照看,有时心里也会舍不得。”

  “让更多人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经常会到各地进行公益演出,虽然家里顾不上,每年收入也不多,但是很值得。”谭学聪说,“能上中国馆日晚会的舞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土家族的歌舞,这个国庆节对我的父老乡亲来说,又多了一件喜事。”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