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世博达人”,自然不能仅仅以进园区的次数论英雄,拥有自己精彩独特的发现才是关键。
记者最近采访到一组“世博达人”:他们有的在网络上发表了数万字的观博帖,和众多网友分享世博园里从排队、吃饭,到上厕所等全套经验;有的自费完成了近30趟世博之旅,看遍了各种文艺演出,依然乐此不疲;他们有的是怀有赤子之心的花甲老人,有的是梦想环球旅行的年轻大学毕业生,还有怀孕6个多月的“准妈妈”……尽管这些“达人”的年龄、工作各异,但他们不一般的观博体验,交织成一段段别有趣味的“达人”秀。
10月17日中午11点45分,上海的电视、广播滚动播出一条信息:世博园入园人数突破60万。彼时在世博园外,排队入园的游客仍然绵延几公里,梅海星就是其中一员。59岁的他是世博会“铁杆粉丝”,从4月20日世博会试运行至今,这是他第27次入园了,临近世博尾声,他说他要抓紧完善他的“观博笔记”。
梅海星观博和一般人不同,他发现世博园“就是一座巨型的世界文化博物馆”,不同的手工艺人、文化名人竞相登场,这个博物馆还比一般博物馆“来得活”。为此,他制作了一本观博笔记,上面有斯里兰卡馆木雕艺人的相片、乌克兰绘画大师赠送的手绘明信片、蒙特利尔案例馆馆长赠送的世界上第一本世博护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护照的仿制品……整整400页的相片与日记,俨然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世界文化地图。
寻找“乌克兰陶瓷艺人”
梅海星对“博物馆”情有独钟。多年前去新疆旅游,一行人去了葡萄园,只有他叫了出租车直奔吐鲁番博物馆看干尸。这不,4月20日世博会试运行,梅海星就来了劲:“世界文化博物馆摆在眼前了!”从那天起,还在海事系统上班的他,就进入“世博时间”——每周末、平时下班时间,他都会买票入园。
梅海星参观世博有个标准行头:一部照相机、世博明信片。很多时候,梅海星只是随性按下快门,可是为了追踪相片主人公的故事,他得花些“搜索”功夫,这也成了他多次入园的主要目的。
最近,他就在找一位“乌克兰馆的陶瓷艺人”。在他的观博笔记中,有一组乌克兰手工艺人相片:有刺绣工艺大师季扬娜,有画家流芭,还有草编大师莱萨,最后就是那位陶瓷艺人。“乌克兰馆很小,但是从那些草编挂件、信手拈来的涂鸦,可以窥见乌克兰的文化。”梅海星每次入园,就会给民间艺人照相,并且索要签名。
索要签名一定要及时,比如乌克兰馆的民间艺人两周就换一批,待梅海星再度入园时,叫不出名字的艺人可能已经回国。有时虽有遗憾,但梅海星也有新发现:“世博会不少场馆的展品常有变化,这种流动正促成了我多次观博。当然这也对国内博物馆有所启示,后者的展品往往多年不变,互动性不强。”
西班牙语我也会,“阿米过”!
对于年届六旬的梅海星来说,世博会让他遇见了“一辈子不可能遇到的事情”,比如学西班牙语。
10月5日,梅海星在“观博笔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天,我在西班牙馆门前看演出,没想到西班牙馆的工作人员招呼大家排好队,前100位游客可以作为西班牙馆的贵宾,参加西班牙语培训班。”20分钟的教学,西班牙老师教了数字,还有一些简单的问候语。那天学的,梅海星早已忘得精光,唯独记下一个词,“阿米过”(朋友)。
梅海星在世博园里交到的朋友还真不少,比如蒙特利尔案例馆馆长。本次世博会上,世博护照受到疯狂追捧,而在蒙特利尔案例馆,展示了世博护照的“始祖”——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护照。世博护照正是源于那一届世博会,当时是作门票使用,同时可敲上各场馆的纪念印章。“在蒙特利尔馆,这本护照有特殊意义,它是本届世博会蒙特利尔案例馆馆长路易·迪索的护照,当年他只有20岁,敲了62个世博印章。他当时就想,有朝一日如果能当上世博会的馆长就好了,没想到梦想实现了。”梅海星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段关于世博的梦想故事。
还曾提出金点子:“要扫帚”!
正当采访进入尾声的时候,记者得知梅海星还个有趣的世博金点子——他曾向世博主办方“要一把扫帚”。原来四五月份刚开园时,梅海星发现西班牙、德国这些热门场馆的门前很脏。“如果馆方给我一把扫帚,我完全可以趁排队的时候把展馆门口清扫干净。”兴许是太爱这座“博物馆”,梅海星在开园后不久,就向世博会有关部门提出,可否“排队区游客志愿服务岗”,发放自愿服务者简单的标志和收集杂物的工具,解决游客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现象,以1小时为限,让游客做一回志愿者。
可喜的是,他的建议被评为世博会“文明观博”十大金点子,上汽通用馆、中国馆还采纳了他的建议。9月末和十一长假期间,他就利用参观时间,腾出一小时分别在两个场馆当了一把志愿者。
如今,已经有50多位市民在中国馆“游客志愿服务岗”上岗。大家踊跃报名的同时,也记住了这条“金点子”的提出者梅海星。意外出名,梅海星还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世博局也没完全采纳我的看法!我第一次上岗时,就没拿到过扫帚,我的继任者就更没有了。我们上岗那会,垃圾乱扔现象已经被排队护栏旁添置的垃圾桶解决啦。”梅海星说,世博会就是这样日长夜长,所以每次去都有新发现,永远都看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