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27日电 对于上海世博会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而言,最大的考验是耐心排队;而在近半年时间里他们交出的最令人满意的答卷,也正是文明守序的排队。
10万、20万、30万、50万、100万……世博园的单日客流人数不断刷新着纪录;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场馆的排队等候时间从1小时、2小时、3小时延长至5小时、8小时,一直到出现12小时的“极限等候时间”。
如此漫长时间的等待,加之夏季不时出现的35摄氏度以上高温,加之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加之偶然发生的肢体碰撞……每天都在考验着世博园中数十万参观者的耐心和素养。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通过了这场文明大考。
浙江游客金建民向记者回忆起他在沙特馆(网上沙特馆)前排队的经历:从早上9点半来到高架步道下的入口处排队,再经过亚洲广场、四排蛇形通道、六排蛇形通道、环形通道,直至沙特馆内的观赏传输带,他花了整整5小时20分钟的时间来排队。在此期间,他听着音乐,看完了一本书,吃了一顿简单的中饭,还和身边共同等候的一群广西游客结成了朋友。
“刚到入口时,工作人员提示排队时间要8小时,但最后我只花了不到5个半小时就进了沙特馆,我觉得自己赚到了。”金建民不无得意地说。
世博城市文明指数研发者、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鲍宗豪说,世博会前,所有的设计表明中国人可以忍受的排队极限一般在2到3个小时左右。但是世博园中的实际情况大大好于我们的预期,甚至在12个小时的等候时间中,参观者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文明涵养。
在酷暑8月,“上海市世博城市文明指数”第七次测评显示,上海城市文明指数全面提升,达到91.08分,整个世博园内也仅有27起与排队有关的投诉,占受理问题总数的1%。
排队几乎是历届较为成功的世博会都要面临的难题。“走廊里、周围的椅子上有无数的人,挥舞着的喇叭,这些都给了我永远不会忘记的震撼……”1851年5月1日,伦敦首届世博会开幕的当天,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天,有超过50万人聚集在海德公园四周。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360度环绕的环幕电影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以至于放映员因为人数过多,加上弧光灯炙烤而晕了过去。在上海世博会之前保持参观人数纪录的1970年大阪世博会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一组3分钟的排队镜头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人群第一排是穿着制服的引导员,手挽手构成人墙,缓步引领身后人潮,全场五六十万人安静无比,像潮水一样缓缓漫向世博园。
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文明守序的排队,除了参观者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外,还与上海世博会主办方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办一天世博,改进一天工作”的原则密不可分。
排队等候区域的变化,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试运行之初,排队等候区并无硬隔离设施,结果出现排队秩序混乱,随后安装硬隔离装置;运行后发现遮阳挡雨问题,于是增加雨棚;雨棚建起后出现高度不够散热不好,就增加高度并安装电扇和喷雾设施;为解决排队时人员如厕和垃圾丢弃问题,又在等候区增加隔离带,增放垃圾袋并可走人。
在实际生活中,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随处便溺等种种不文明现象固然有个人文明素质不高的因素,但也往往与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直接相关,上海世博会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仅为男女厕位比例多少为宜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就组织了近百名工作人员分别到上海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机场、人民广场和豫园等人流集中地的公厕外进行蹲点调研,对近4万人次的如厕时间进行跟踪测试,总共耗时75天,最后得出男女厕位比例应在1:2.2至1:2.5之间较为合适的结论。
事实证明,在这些细节方面不厌其烦地加以强调和改进,使得整个世博园的服务设施人性化程度日益提高,不但改善了游客的观博条件,也让他们的心情更为平和松弛,更能自觉地遵守文明秩序。
在被问及世博会上看到了什么时,在上海从事房地产业已十多年的韩国人金亨述回答:“中国人排队了。”“中国在硬实力方面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但中国一直被认为在代表精神和文化力量的软实力方面很单薄,尤其是秩序意识更是处于不合格程度。世博正是软实力的训练场,他们通过在场馆外面排队来培养秩序意识。”韩国《中央日报》在评论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