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调研基本功
董仚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西上饶市委书记)
心语:只有尊重人的差异,关注有差异的心态情绪、心理诉求,才能化解百姓心忧,打开百姓心结。
拜人民为师,深入基层抓调研,既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必修课。为了更好地履职,这些年我隔三差五带着问题下基层调研,“让幸福城市名副其实”就是我的一篇履职调研报告的主题。
2009年和2011年,上饶市两次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结果出来后,宣传部门本打算浓墨重彩地加以宣传,可通过对部分市民的调研,我把这个宣传计划撤消了。调研中,部分低收入市民告诉我:“我们月工资才千把块,离‘幸福’还远着呢”。面对这一民声,我重新审视发展的差距,先后召开了由多方面群众参加的多个座谈会,转而把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让群众过上名副其实的幸福生活,作为努力方向;把宣传评选结果的精力,投入到为老百姓谋大事、干实事中来,而这正好与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江西的目标不谋而合。
这是一次让人难以忘怀的调研。权威部门评选出来的幸福城市,市民为什么不买账?通过调研,我发现是市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过去习惯“往后比”,现在热衷“往前比”;过去习惯“向下比”,今天热衷“向上比”;过去习惯“纵向比”,今天热衷“横向比”。
上饶的老百姓十分纯朴,过去宁愿自己吃不饱饭,也要给国家多交粮;宁愿自己买煤烧,也要守护好一方好生态。我深知市民盼发展、盼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强烈,在履职过程中特别重视民情民生调研。调研的内容,既有“大”的,如解决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也有“小”的,如群众生活中的日常琐事。我始终认为,无论大事小事,重视起来并积极加以解决,群众就会时时处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通过调研,我认识到,做任何事都不能忽略差异;衡量群众是否幸福,同样不能轻视差异性。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只有针对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收入状况和思想状况,尊重人的差异,关注有差异的心态情绪、心理诉求,才能化解百姓心忧,打开百姓心结。几年来,我走遍了上饶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时常到群众家中看看群众的铺盖,看看群众的脸色,用心去体验他们的生活状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在真挚的交流中理顺情绪,在有效的疏导中化解怨气。
通过调研,我发现,一个城市要真正幸福起来,有两个关键环节必须抓好: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财富,让更多的老百姓成长为中等收入阶层;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养心”,保持一种正确认知社会、评价自我的价值观,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把人们的心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