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在线联合主办的“雷锋日小手写格言”活动在杭州举行,从向社会征集的格言短信作品和雷锋的经典语录中,小书法家们挑选了10句话,创作作品赠送给杭州雷锋纪念馆收藏。记者梁臻摄
浙江日报北京3月4日电“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相信很多人都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并耳熟能详。然而最近,有媒体在某城市街头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百余名小学生中,竟有近5成不知道雷锋的故事,还有学生以为记者在打听某人。
今年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9周年。难道鼓舞激励了几代人的雷锋精神,在风行了近半世纪之后,真的已经“垂垂老矣”?处在经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宣传、学习雷锋精神,让它再度焕发青春的光彩?
两会期间,记者发现这些话题同样也是今年我省全国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
“雷锋精神没有过时。”说起这个热门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认为,关键是,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雷锋精神?
若问一位普通人“什么是雷锋精神”,最有可能得到的回答是简洁明了的四个字:助人为乐。
“不过雷锋精神并不仅仅是助人为乐。”成岳冲委员细致地向记者解释,“我们小时候都深入地学习过雷锋精神,在我看来这块内容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好,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二是为人民服务,包括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等,尽力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雷锋精神包含的内容其实非常广泛,在宁波这座爱心城市,对雷锋精神的诠释就有很多。”成岳冲委员告诉记者,像许多单位和个人自发的爱心捐赠,一些爱心人士的匿名捐赠,还有见义勇为、捐献器官等,这些都是良好公民道德和美好价值观的体现,同样是雷锋精神的具体表现。
“可以说公民道德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雷锋精神。”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科技学院院长杜卫也认为,在现阶段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应该与公民道德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让弘扬雷锋精神成为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然,当下学习雷锋精神,还应赋予一些新的时代特征。”杜卫委员补充说,比如现在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引导青年摒弃物质第一的观念,重视精神追求,努力实现理想信念,这对高校教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多管齐下弘扬美德
雷锋精神从来没有远离。然而近5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我们面对小学生不识雷锋是何人、“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救人有风险,出手须谨慎”等尴尬局面,又该做些什么让雷锋精神常驻、深入人心?
道不可坐论,德不应空谈。成岳冲委员指出,未成年人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学习雷锋精神、培养公民道德还是应该从孩子抓起。
“我们一度有些忽视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和践行,现在有些宣传方式也不太适合青少年的接受习惯。另外,整个社会文化环境良莠不齐的格局还没有根本转变,这些都是当下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孩子良好公民道德的不利条件。”成岳冲委员指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加强荧屏和声频管理、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加大未成年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力度,同时再辅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让雷锋精神和良好的公民道德自然而然地渗透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
除了对青少年美德培育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德力西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认为,现在社会上一些人产生信仰危机、道德败坏、人情冷漠、贪污腐败等现象,最深层的问题还是缺乏一种大众普遍遵循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即核心价值观。
“因此需要尽快提炼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胡成中委员指出,像德力西集团,始终把“德报人类,力创未来”作为企业价值观,强调履行社会责任,强企报国,回馈人民。在这样的理念下,德力西一直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希望能够成为民营企业热心公益的榜样。
“我觉得,在弘扬雷锋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也可以有这样的考虑。”胡成中委员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基础工程,亦是灵魂工程。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必须要有一个价值观来统领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引导人们的行动。
向善之心从不缺乏
然而,宣传和教育的手段并不见得成为善行天下的绝对保证。
见到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遇到有人需要救助,是伸出援手还是视若无睹?这些曾经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却难逃现实窘境的挑战。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在一份提案中呼吁:要加快对公民救助行为保护的立法,确保好人有好报,由法律给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撑腰”。
李立新委员告诉记者,在写这个提案前的社会调研阶段,他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300位群众中,72%的人表示,在目前没有出台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法规的情况下不敢扶,只有23%的人愿意扶,5%的人没有表态。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283人认为如果有法律撑腰,见到老人倒地一定会扶;有12人表示量力而行;只有5人表示视现场情况而定。
“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事实上,雷锋精神并未远离,国人的道德也没有滑坡,这个社会并不缺乏向善之心。”对此,李立新委员深有体会地说,自己所在的利时集团,长期以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从来不缺乏温情。“去年,黑龙江籍外来务工人员、利时百货员工孙永海无偿捐献人体器官,让我特别感动。他的义举还在集团内部引发了一场爱心大接力,员工踊跃捐款20余万元。后来,利时还斥资100万元成立‘孙永海爱心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宁波市器官捐献者家庭。如今,已经有3例器官捐献者的家属获得基金资助。”
“在现在的环境下,如果能在法律上给施救者一个保障,大家就不至于袖手旁观,出现‘不敢救’或‘救不起’的情况。”在李立新委员看来,保护公民救助行为入法,是社会的进步。真正从法律、制度上使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可以将公众内在的助人意愿引入制度化渠道,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助人行动中来,让雷锋精神之光更加灿烂,让雷锋精神青春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