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为世界提供了另一个选择。”
今年两会召开之际,一位肯尼亚专家这样评价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认为,非洲国家应该仔细研究中国的制度体系,从中汲取经验。
的确,民主没有统一模式,没有唯一形态。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三权分立”、多党制度等不是固有的民主选择,我们不应也不能迷信西方,而忘了脚下这片生动而坚实的土地。
对中国这个古老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来说,人大制度,这一土生土长的中国民主制度,符合中国民意、汲取中国营养、体现东方智慧,在中国政治生活和国家治理中日益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关注和认可。
这个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制度安排上,人大制度通过一系列刚性设计,体现并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与权利落到实处。
制度执行上,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具有方方面面的代表性,知民意、汇民智、保民权,更好地保证按人民意志管理国家,更好地保证维护人民的各项权益。
制度发展上,人大制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制度,具有开放性,随着时代进步,根据人民意愿,不断调整、不断完善。
58年来,人大制度与时俱进:200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论证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11年,专题询问,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常态;2011到2012年,城乡首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各级人大代表……
人大制度,正是这样一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始终不渝地坚持它,与时俱进地完善它,我们凝聚起了13亿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这,正是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建设性贡献。(吴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