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4日讯今年两会报道,钱江晚报前方记者是绝佳五人档。
他们中既有第一次参加两会的“初恋者”,也有已随两会多年的“老情人”。
在春寒料峭的北京,他们忙碌了十来天,其中有甘有苦,有思有得。
今天,他们来讲述“跑两会”......
两会——惊蛰,春雷震
(钱江晚报特派记者 王曦煜)
今年两会,浙江团下榻的酒店位于北京珠市口。
珠市口位于北京的中轴线,再往北,就是正阳门,再过去,就是梁思成魂牵梦绕的东西牌楼。
当年梁思成和吴晗争吵无果后直接面见领导。他当时指着牌楼说:“你看,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通过这里看过去,是非常非常美的景致。”领导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淡淡地回了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牌楼和城墙相继被拆。病中的林徽因苦笑:时间会证明一切。
确实如此。
数十年后,记者站在珠市口的天桥上,车水马龙之外,可以望见远处那一片重修后的城楼。
暮色四合的北京,有种莫名古老的气息,如雾霾般不散。不过代表们说,北京的雾霾是讲政治的。
确实如此。
开幕之日,晴空万里。
今年两会,会风确实转变不少。虽然套话依然还有,但每当套话太多的时候,总有主持会议者打断。记者记得有一次,一位代表发言后说了一句“我的汇报完了。”当时主持的某市委书记眉头一皱,拿过话筒就说,“怎么是汇报呢,两会不要汇报,要提意见。”
养老、教育、医疗……有关民生的话题每年都是重中之重。可以看出,对于老百姓生活的难处,不仅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几乎所有的代表都会谈及。
有意思的是,每年的两会,几乎都会遇到中国传统的一个节气——惊蛰。
惊蛰:日渐暖,春雷震。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每年的家国大计,几乎都从两会开始:改革、破局!
你我,拭目以待。
因为坦率,所以可爱
(钱江晚报特派记者 詹丽华)
做了十年记者,这还是我第一次参与全国两会报道。并不是所有记者都有配发的两会采访证,而我就属于那个没有的,这意味着无法进入代表驻地、无法旁听小组讨论、无法贴身跟访代表委员。
好在这么些年多少混了个脸熟,扒拉扒拉代表、委员名单,还有那么三五位熟人,请他们签字、确认一路“保驾护航”带着进会场,占个旁听席。
其实,代表委员们的现场交流很精彩,他们之间有共鸣、有交锋。跟他们深入交流还能听到很多有关议案、提案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
的确,也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代表委员。
比如郭广昌,他的提案说明会到场了上百家媒体,提问更是五花八门,而他的回答不能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至少条理清晰,能说的都说了。比如南存辉,与郭广昌相反,他只在会议间隙接受了三四家浙江本地媒体的采访,时间很短,但回答问题相当坦率。
如郭广昌、南存辉这样的“明星”代表委员,总是受到最热烈的“哄抢”和包围,一露面就被里三层外三层拿着录音笔和话筒的记者包围。约访难,问好问题更难,要有新意,还要把握分寸,难上加难。
在北京的这11天,每天交完稿都睡不着,身体已经累了,思绪却还处于兴奋状态,老想着第二天要逮谁,问什么问题。搞得第二天又挂着黑眼圈去采访,碰到熟悉的同行都要被调侃一句,“昨晚上做贼去啦?”
现在,两会结束了,我只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好好吃一顿,来北京11天了,我们还没吃过“团圆饭”呢。
四个小时的“我等你”
(钱江晚报特派记者 赵路)
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相对第一次,这一回好消息不少——比如,北京的雾霾与风沙小了;又例如,代表委员们更愿说,也说得更好。不过,困难也同样艰巨:今年,我的采访侧重点为政协委员。相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驻地分散在京城的各个角落。近的,文艺界别的委员在北京国际饭店,临近天安门;远的,科教界委员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四环。每一次采访,必定是一场艰辛的旅程。
最让我难忘的,是3月6日,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采访。为了少跑冤枉路,出发前,我已经做好了规划,提前预约了3位委员的采访事宜。早上9点出发,坐车一路在“首堵”的道路上挣扎,到达目的地已经快11点了。按照约定,顺利采访完前两位委员。可就在最后一名,也是最重要的一名委员身上出了问题:对方怎么都不接我电话了。
我决定等待。12点、1点……午休时间,不敢再给委员打电话,只发了一条短信,告诉对方“我等你”;饥肠辘辘,却不敢离开驻地,两会的安检非常严,出去了,怕再也没机会进来;期间想过“干脆回去算了”,但终究没有走。快下午4点了,委员总算给我回了电话。“抱歉,我的手机出了问题。”也许意识到,我等了足足4个多小时。这位在外界以严格著称的委员,在我的采访中格外耐心,采访效果也非常不错。
在北京的出租车上听到,今年,光到北京采访两会的记者就多达3000人。其中,还不包括做外围采访、后勤的媒体人。代表委员,就是传说中的“稀缺资源”。如何能捕捉到新闻点,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但我想说,这一场“新闻战”,其实是毅力的比拼。对于采访来说,机会总是留给坚持最久的那一个。
总有一人触动你心底
(钱江晚报特派记者 尤畅)
又一次在春寒料峭的北京与全国两会相遇。
嗯,没错,这是我第三次。
采访全国两会,要有刘翔的速度、姚明的高度、成龙的功夫和冯骥才的口才,甚至有老记还列出一道算式:采访全国两会=脑力活+体力活。媒体人的这些自我调侃,道出了我在这十多天来的酸甜苦辣。
每当想到5000多名代表、委员齐聚京城,数百家媒体的数千名记者“围追堵截”,就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感。
其实,采访两会光靠拼智力、拼体力、拼脸皮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拼魅力、拼人缘,除此之外,提问还得犀利敏感、与众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接受你,记住你。
然而高强度比拼之下,带来的是晚上睡不着,早上早早醒,可见我挂在嘴边的“没有压力”之说,也仅仅是说说罢了。
在北京期间还有一个插曲。
3月8日,代表、委员休会一天,原想抽时间与同在北京出差的老婆去逛趟故宫,这是一次她念叨了很久的约会,可在我起床刷了下微博之后,就注定了失约的结局,害她闹起了小情绪。
“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了,家属将被安排到丽都饭店”,一看到这个消息,我拎起包就奔向丽都,这一去就是一整天,一直泡到天黑回来写稿。
言归正传。
在十多天里,除去浙江代表团,钟南山、蒋洪、贾康、迟福林、韩德云、铁飞燕、姚明……这些平时难以触碰的外埠大小“腕”们在我的努力下跃上纸面,相信在他们当中,总有一个人所说的能触动到你的心底。
两会结束了,现在应当想想,该采没采的又会是谁,又会有谁。
电梯里“逮”人采访
(钱江晚报特派记者 张苗)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采访,两会期间的北京天气很“讲政治”,万里无云,一片碧蓝,作为一个鼻炎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采访很愉快。
不过,身体上的舒适一点没有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汇集了各个领域的精英翘楚,要从他们的嘴巴里撬出一些大家关注的话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重要的,就是得逮住采访对象,我经常坐在代表驻地的宾馆大厅,等着他们吃完饭后从餐厅走回房间,然和他们一起进入电梯,亮明身份,开始采访。
为什么要在电梯里亮明身份?嗯,我还有点脸盲,在电梯的狭小空间里,正适合我看清楚他们胸前的代表证嘛。
好在,代表委员们并没有像我最初想象中的那样孤傲冷艳拒人千里。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勤是绍兴人,可是长期在北京工作的他操着一口京片子在会场上和其他代表们辩论着核电厂的安全问题;
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每天晚饭后绕着驻地宾馆10圈散步锻炼身体,回到房间后继续修改建议、议案上的细节;
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话筒出了问题,串音到了隔壁的小组,这样的小插曲让他的话匣子更放开了:“正好让更多代表听听我们对医药改革的建议。”
这些都是细微的小事,这也都是两会的缩影,我看到的这些代表、委员们在用不同的方式珍惜他们所被赋予的权力,一点一滴地做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其中大家所关心的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