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闭
微声音 两会即时报 浙会不一样 图读两会 马上说愿望 浙江表情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2014浙江省两会 > 集团播报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解读2014八大任务
2014年01月17日 07:51:47

  浙江日报杭州1月16日讯

  一、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克服国内外市场复杂多变和自然灾害等困难,完成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目标任务。

  (一)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3%。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治水攻坚战,全面实行“河长制”,强力推进“三改一拆”。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2%。以“四换三名”促进转型升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40家,淘汰高能耗、重污染企业1029家,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661亿元,盘活存量建设用地9.6万亩,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万亿元。以发展现代农业支撑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411”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推动转型升级,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7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1.6亿美元,央企合作项目完成投资800亿元,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

  (二)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把深化改革作为贯穿本届政府始终的头等大事,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纵向撬动政府职能转变,横向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大幅削减审批审核事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从706项减少到42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从560项减少到96项。在绍兴市柯桥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试点,支持舟山群岛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嘉兴市将审批权限委托县(市、区)管理。全面清理省级各部门行政权力,启动富阳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试点。加快“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相关改革,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有序开展国家有关部委各项改革试点,实施海宁市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体制改革。

  (三)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预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增长10.7%。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认真办好整治城乡环境、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等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认真抓好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加强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建设。

  (四)全力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广大干部群众、驻浙部队和武警部队官兵第一时间投身抗灾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力抗击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全力抗击“菲特”台风及其带来的百年不遇强降雨,转移和撤离危险区域群众128万人,投入抗灾救灾财政资金34亿元,扎实做好受灾群众救助、灾区排涝防疫、灾后恢复生产和水利设施大摸底、大检修等各项工作。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的要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积极开展综合执法试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深入开展省级机关百组调研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切实做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推进预算决算公开和公务消费审计监督,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相比,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社会矛盾依然多发易发。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

  我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爬坡过坎,不进则退。要牢牢把握发展大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主动把重点聚焦到提质增效上,勇于改革,勇于担当,以改革促发展、促转型、促民生改善。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改革统领全局,坚持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五水共治”、“五措并举”,着力在提质增效上见成效,在改善民生上出实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开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奠定坚实基础。

  建议201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家价格调控目标保持衔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持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等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工作中,要坚持以改革为统领,突出一条主线,守住三条“底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改革为统领,就是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以改革统领各项工作。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进一步简政放权。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定不移地开展“五水共治”,坚决消灭垃圾河,铁腕整治黑河、臭河,全力推进防洪排涝、城乡供水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大力推行节约用水。

  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教育人才强省建设,实施重点企业研究院、重大技术攻关、重点创新团队“三位一体”自主创新推进工程。

  坚定不移地推进“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舟山群岛新区改革发展,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

  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中,积极推进山区科学发展。

  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提升民营经济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利,积极保护和扶持小微企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大项目建设,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经济新发展新提升。

  守住三条“底线”,就是把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努力使浙江人民更加富裕、环境更加秀美、社会更加和谐。

  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数量更多、收入更高的就业岗位,推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更多的农村居民到城镇落户,推动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力度,启动烟尘粉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减排及考核工作,加快建设美丽浙江。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完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加快建设平安浙江。

  三、2014年重点工作

  围绕抓改革、治环境、促转型、惠民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研究制定省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向企业分配和拨付资金、不再直接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费的具体办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取消和下放一批省级审批权限,推进水电气、建设用地、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差别化定价。积极推进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试点,加快平湖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德清县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开化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三公”经费公开。

  (二)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创新,促进生态环境全面好转。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组织实施“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形成“五水共治”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雾霾治理力度。开展土壤环境调查,由点到面实施清洁土壤行动。深入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建立健全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挂钩的财政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守住粮食安全红线,加快建设绿色农业大省。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制定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实施百家龙头企业、千家品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推进“411”扩大有效投资行动计划,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强化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块建设,完善浙商回归和激发民资、引进外资、对接央企工作机制。

  (四)加快城乡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稳步推进“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为愿意进城的农民和愿意留在农村的农民创造平等的制度条件。积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进城农民和城镇居民创造更好更多的发展机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为留在农村的农民创造更好更优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重点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服务贸易出口,鼓励先进装备、关键技术、能源等重要原材料进口,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大力引进世界500强等优质外资项目。完善支持走出去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和个人扩大对外投资。积极争取设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整合提升各类保税区、开发区,加快建设义乌“无水港”。创新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机制。

  (六)深化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改革创新,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提质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两下沉、双提升”工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放手发展民办社会事业。

  (七)加强社会治理方式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健全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八)健全为民办实事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努力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一是加强污水治理。基本消灭垃圾河,有效治理黑河、臭河1000公里;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69个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75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类标准。二是加大雾霾治理力度。开展新一轮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设备改造,年内有20%的燃煤电厂启动实施;淘汰10万辆黄标车,有效削减PM2.5排放。三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建立健全有违必拆的长效机制,积极创建“无违建县”。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受益农户达到110万户。加大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力度,设区市市区公交分担率平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四是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所有县(市、区)建成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对公众免费开放;200家城镇农贸市场改造成为“放心市场”;三分之一城镇超市设立“放心柜”。五是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四档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8%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比增长8%以上;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5万套,竣工11.5万套。六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中小学校比例达到6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七是完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年内实现制度全覆盖。完善困难群众大病救助机制,各县(市、区)按户籍人口不低于人均13元标准筹集医疗救助资金。八是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000个;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覆盖30%的村庄,两年实现全覆盖。九是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40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万张。十是省市县各级政府“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削减30%,全部用于治水。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金斌
相关阅读

两会特写

两会图片

视频报道

  • 迎接省两会 产业扶贫——小小减震器 盘活一个村
  • 城市化要做百年规划 积极拓展地下空间缓解停车难
  • 迎接省两会 教育:一日三顿营养餐 孩子们胖了高了
  • 迎接省两会 新农村建设——村民生活品质怎么改变?
  • 迎接省两会 保障房:愿您一个住房梦 搬进新家过大年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