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全景世博
更多>>>
·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草案出炉 将成21世纪标志
·世博网络传播总结表彰会召开
·胡锦涛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
·关于上海世博会先进表彰推荐对象公示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今日正式启动半年续展
·我国世博会期间破获1300余起侵犯知识产权案
·部分世博场馆将在中国异地重建 地方政府争抢
·温家宝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
·温家宝会见出席世博会闭幕式多国领导
世博浙江
更多>>>
·【独家策划】浙江转型发展的世博样本
·上海市委专电致谢——浙江人民为世博发挥重大作用
·浙江世博安保延至15日 入沪安检仍将继续
·浙江“环沪护城河”世博安保任务将延续到11月15日
·世博会让杭州“名利双收” 184天 杭州旅游没有淡季
·杭州市委书记:让城市拥抱森林 走绿色发展路
·十八本留言本讲述精彩 世博浙江元素令人难忘
·创意、创新、创造 从世博会展望浙江的未来
·厨房变“开心农场” 宁波企业构建世博“梦剧场”
魅力世博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浙江在线世博频道 > 焦点评论 正文
探寻上海世博的意义:文化是看点 未来是焦点

  新华网上海7月11日电(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我在上海世博会刚刚度过了五周。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恰逢中国正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际。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博览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届,参展方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国家、城市和组织,参展规模创历史之最。

  从表面上来看,世博会不过是令人惊叹的高新科技、活力四射的场馆设计、多姿多彩的文化。但是,这一切的背后蕴含着什么?上海世博会将产生什么意义?它将给世界经济、企业、金融、政治等各个领域带来哪些影响?

  本届世博会共有189个参展国家和100多个参展组织和公司,它们均把各自的核心兴趣点和对未来的愿景展现于世人眼前,因此上海世博会成了一个观察世界、感受时空的绝佳机会。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越来越多的人口来到城市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然而,大部分城市正在让生活变得更糟糕。城市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为何选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告诉我:“200年前,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左右。现在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50%多。”人类正在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是:如何让城市更宜居?如何减少城市生活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伤害?

  人类历史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放眼全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灾难在一点点逼近——人口拥挤、环境污染、不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人类的希望寄托在对城市未来的反思之上。我们能够依赖的不仅仅是高新科技,还有对国际社会以及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因此,世博会有两个目标:将人类大家庭联合起来,预防环境灾难。我在宏大的世博会主题馆(网上主题馆)发现了这一点。主题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屋面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屋面。馆内的“城市人”展区呈现了全球各地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景象,还有一个展品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一个高达4米的巨型书架。

  全体人类都向往美好生活,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但是,如果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人类将很快用尽化石燃料,地球也将被污染得面目全非。

  这就是“城市星球”的黑色前景。世博会主题馆里有一条“危机之道”,展现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之后的恐怖景象,从而以强有力的视觉效果给参观者带来震撼。

  新增污染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作为发达国家,有什么权力来限制发展中国家提高自己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谁在授权我们一方面享受着十倍于其他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还要去限制其他人的发展,从而让这一严重的不平等永远存在?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公,也不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就是创新:低碳科技的创新。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向人们展示了城市应当如何通过创新来节省能源,其中包括汉堡馆(在“被动房”里通过智能气流系统获得最高的能效水平)、马德里馆(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用“空气树”给城市降温)、伦敦零碳馆(由英国零能耗工厂创始人比尔·邓斯特设计的“零能源发展”生态村)、上海的沪上·生态家(三代同堂的家庭最低限度地消耗能源)。

  不难看出,本届世博会的深意就是:重新审视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我们能够怎样生活。

  世界来到中国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全副武装”地现身上海世博会,有些国家甚至愿意掏出五六千万美元建造一座六个月后就被拆除的展馆?来到世博会的每一个国家都向中国人民伸出热情之手。你可以从各个场馆里的标志、标识上看出这一点。不少国家馆内展示的地图上都用彩色大箭头将自己的国家同中国连在一起。在上海世博会上,处处都能看到参展国努力同中国拉近距离的影子。

  英国也在向中国示好,但是英国人还背负着历史的包袱:英帝国不光彩的记忆——鸦片战争、侵华、租界、香港,此外世博会上的英国还需要打破它的守旧形象,于是就有了新奇、简洁的英国馆(网上英国馆)。从外观看,英国馆就像一个巨型的“电子蒲公英”,6万根纤细的透明亚克力“触须”向外伸展,随风摇曳,到了夜间光彩夺目。馆内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抹掉建筑和街道后只剩下绿色区域的英国城市地图,另外一个是世界种子库(每一个触须的顶端都储存着一颗种子)。

  日本馆(网上日本馆)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然的力量。“紫蚕岛”状的独特设计便于采光、储存雨水和空气的自然流动。馆内展品诉说着中日两国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也在通过展馆向中国的文化成就表达着敬意,因为正是七八世纪同中国唐朝文化的联系才带动了日本的发展。

  世博园里还有规模宏大的非洲馆。这些尚处于贫困状态的非洲国家何能支付得起建馆费用呢?答案是:非洲的42个参展国家设计、建造这些昂贵展馆的费用达到1亿美元,全部由中国支付。中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知道贫穷的滋味,知道被人忽略的感受。

  沙特阿拉伯馆形似一艘被沙漠和海洋包围的“月亮船”,就像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一样。沙特馆(网上沙特馆)是上海世博会最昂贵的展馆,它外观简洁朴素,是现代设计理念同传统价值观的结合体。馆内先是展现沙特历史文化的艺术精品,此后进入的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屏幕。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和沙特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从馆内比肩生长的中沙两国的枣椰树就可见一斑。中沙两国的经济通过能源连在一起,政治上共同致力于维护稳定,对建立世界新秩序作出贡献。

  然而,一些外国人对中国心存猜忌,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他们开始担心起中国的“野心”。而中国人很困惑为什么有人害怕中国,因为在中国人看来,中国一直都是被侵犯、被占领的,而从来不是占领者。

  中国走向世界

  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数年之前,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就已经开始,然而全球经济衰退给世博会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虽然中国经济的惊人增长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固定资产的大量投资和规模巨大的银行贷款——但是,请大家不要怀疑这一点,那就是中国为避免世界经济陷入更严重的衰退、为支撑依旧脆弱的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廉价产品的全球制造中心,中国正努力在高新技术、创意设计和文化表达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馆(网上中国馆)是一个超级建筑,比其他展馆至少高出两倍。被称作“东方之冠”的中国馆处处体现着传统中国元素——建筑风格、书法艺术、园林园艺、城市规划等。30米高的房顶由56根巨型木柱建成,代表着中国的56个民族。中国馆的绿色科技不仅仅是用来展示的——中国正在加大投资,争取成为绿色科技领域的世界领跑者。馆内展品更是扣人心弦,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画家的作品《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在经过动画技术处理后,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宋朝时期的城市盛景。

  文化是世博会的看点之一。每天都有大约100个现场文艺表演,这就意味着在世博会期间有两万多场表演。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对我说:“不同的国家之间为什么会缺乏相互理解?经常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我相信这些文化演出将在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关于中国的误解也会变少。沟通将增加互信。”

  每一届世博会都将焦点放在未来。对于上海世博会来说,描绘一个新未来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意义非凡。我们在世博园见证了一些旨在改变人类当前不可持续发展方式而进行的大胆创新,我们也看到整个世界来到中国、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了解世界。因此,上海世博会的双重意义相互交织:全球对绿色科技的需求以及中国的崛起。当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首21世纪初期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这是影响世界的两个主要趋势。

  中国和世界是合作伙伴,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继续着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让我们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读出中国对未来的愿景吧。

  (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美国投资家,著有《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江泽民传》等。库恩参与制作、编导的五集电视专题片“世博的意义,上海的使命”即将在上海东方卫视、央视播出。摘译:新华社记者 张正富)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东帝汶大使表示上海世博会将给世人留下美好回忆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探寻2010上海世博会的意义
·展览局:上海世博表现优异 展馆质量优于往届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累计上岗服务突破100万人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