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全景世博
更多>>>
·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草案出炉 将成21世纪标志
·世博网络传播总结表彰会召开
·胡锦涛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
·关于上海世博会先进表彰推荐对象公示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今日正式启动半年续展
·我国世博会期间破获1300余起侵犯知识产权案
·部分世博场馆将在中国异地重建 地方政府争抢
·温家宝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
·温家宝会见出席世博会闭幕式多国领导
世博浙江
更多>>>
·【独家策划】浙江转型发展的世博样本
·上海市委专电致谢——浙江人民为世博发挥重大作用
·浙江世博安保延至15日 入沪安检仍将继续
·浙江“环沪护城河”世博安保任务将延续到11月15日
·世博会让杭州“名利双收” 184天 杭州旅游没有淡季
·杭州市委书记:让城市拥抱森林 走绿色发展路
·十八本留言本讲述精彩 世博浙江元素令人难忘
·创意、创新、创造 从世博会展望浙江的未来
·厨房变“开心农场” 宁波企业构建世博“梦剧场”
魅力世博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浙江在线世博频道 > 全景世博 正文
首届世博会世界憧憬中国出席 百年之后终圆梦

  画中聚集了上万参与者

  画面中心“水晶宫”下的维多利亚女王

  世博会显示差距 提高当时中国对变动的适应力

  当中国人了解西方、洞察世界时,世界各国人民也充分利用国际博览会了解中国。世博会在当时的环境下提供了窗口。也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的最直观场所。在西方对中国尚不了解之际,中华的传统工艺和中华文化强烈地吸引着西方人。

  当世界博览会的钟声敲响时,垂暮的大清帝国正经历着时代变迁的最后阵痛。这个自古信奉重农主义的国度对博览会充满着不解和疑惑。然而,不管清政府的态度如何,近代工业制度和世博会还是以巨大的渗透力涌入这个古老社会,并把它拖入世界贸易的旋涡。一旦中国跻身世界会场,其在经过考量与阵痛后必须前进。晚清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是中国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据记载,1910年,张元济环球考察,特地参观了布鲁塞尔世博会,深感中国在参博方面与邻国的差距。他后来写成《中国出洋赛会预备办法议》,提出了种种改进建议。1915年,在参加巴拿马世博会的前夕,《中国实业杂志》发文检讨中国参博大抵失败的缘由,权衡利弊得失,呼吁要善加学习,表扬中国之优美,引诱西方之趋向。有识之士从中发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认为以文物、土产、手工与历史来炫奇世博会,中国距离世界工业文明相去甚远。

  最重要的深远影响是西方文明的展示,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改变,重商观念、平等意识等现代性理念进一步加深。西方现代化的先进性,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认同了现代化,增强了开放意识和走出国门的现代观念。

  通过博览会上的观摩比较,一部分中国人产生了忧患意识,激发了民族意识,由于中国被迫加入世界体系,西方以武力为后盾的强大冲击,惊醒了处在“中心王国”梦幻中的中国人,开始产生出一种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

  世博会以科技与艺术为两翼,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盛会。中国参与世博会也是多义的,其间发生故事有涉及外交的、革命的。孙中山1904年4月抵达美国本土,虽因清朝保皇势力的干预而遭美方扣留,脱险后仍不改初衷,周游美国宣传革命。在美期间,孙中山不失时机地参观了圣路易斯世博会。强烈而深刻的参博印象,使其日后发出“此会为新球开辟以来的一大会”的感喟,成了中华世博梦的萌芽之一。

  百年世博而今越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中国一定要举办一次世博会,就在上海举办。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岁月,这一梦想终成现实。

  早在1877年,清朝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参观首届世博会遗址水晶宫后,就开始筹划举办世博会。1893年,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更是大力倡导:“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办博的梦想渐趋明晰。梁启超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吴趼人1905年的《新石头记》,更是以文学形式寄托了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民族遐想。进入民国,世博强国梦差一点就梦圆上海。江苏实业厅厅长徐兰墅从1926年费城世博会归来后宣言:“拟设一万国博览会于上海、或上海邻近之江湾”。近期披露的民国文物,更是表明有人曾经筹划在上海举办1936年万国博览会。因为种种原因,1936年上海万国博览会终未能美梦成真。从国力发展、国内局势与国际环境来看,上海也只有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才真正具备了实现百年世博强国梦的充要条件。

  世博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也是文明和思想与科技进步的过程。如果说世博会的举办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那么参与世博会的过程同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这幅创作于1851年《海德公园内伦敦世博会开幕式》把百年前的惆怅与处女般的羞涩的心情和矛盾翻开,经过百年酝酿,思想后的阵痛与改革使其在2010年的世博会将历史重写,而这个过程用了一个多世纪。而今无论在国际社会承受怎样的褒贬,客观的看待与自如的态度透射出了大国的自信,这份自信更需要复杂的体系建设而达成。作为一名80后在世博观看了最新的科技、文化之后发觉思想的创新可以作为进步的源动力、而民族精神的渗透催化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文图 谢阳)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两岸少年文化交流营上海揭幕 手拉手共游世博
·“手拉手游世博”两岸少年文化交流营开营
·世博河南周:少林72绝技等中原风席卷世博园
·东帝汶首次参加世博会 总统出席国家馆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