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报道
·浙江省政协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
·浙江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
·要留住人更需要留住心 代表委员建言破...
·我省全国政协委员今日返杭 圆满完成大...
·这是当代雷锋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赞田思...
·齐奇:破产不难听而是调整手段 民间借...
·人大代表热议两院报告:企业破产、产...
·全国政协委员高天乐:让制售“毒食”...
两会天天报
·【两会天天报】第十期:十一届全国人...
·【两会天天报】第八期:浙江人大代表...
·【两会天天报】第六期:浙江代表委员...
·【两会天天报】第四期:宗庆后与网友...
·【两会天天报】第三期:吴邦国与浙江...
·【两会天天报】第二期:习近平寄语浙江
代表委员面对面
·代表委员建言破解招工难
·这是当代雷锋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赞田思...
·宗庆后谈“首富”:生活的幸福度还不...
·六位浙江代表答中外记者问 房价调控得...
·齐奇批银行妨害调查 建议畅通账户信息...
·“周董”代表两次登录浙江微博 网聊民...
·做人作画都需爱心善心和真心 何水法畅...
·人大代表方青:把“感动中国”故事编...
两会花絮
历年两会
·2011年全国两会
·2010年全国两会
·2009年全国两会
·2008年全国两会
·2007年全国两会
·2006年全国两会
·2005年全国两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2012全国两会 > 最新消息 正文
从五次全国两会看中国发展进步

  民主法治进步的窗口

  今年的两会上,“一增一减”引人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进城市,这意味着农民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表明,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包括农民在内的基层一线代表,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一增一减,意味深长。美联社的报道认为,中国正在增加不断减少的农村人口在国家立法机构中的代表人数,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人权事业迈出的一大步。

  时光回溯到5年前的2008年3月,朱雪芹、康厚明、胡小燕3名农民工,承载着1.5亿农民工的期望,从车间、工地走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殿堂。这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一次迎来农民工代表。

  两年后,顺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而之前,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比1到4比1。

  “修改选举法这部关乎中国人大制度的核心法律,实现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无疑能进一步凸现人大代表的广泛代表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大元说。

  2011年,在现行选举法的指导下,全国进行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9亿多选民选举产生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选举结果表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及妇女代表的比例较上届都有所提高。人们有理由期待,2013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会有更多基层代表的身影。

  就在这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再次修改被称为“小宪法”的刑诉法草案,并将草案全文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决定将凝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法律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也是在这一年的三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这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

  展现开放自信的窗口

  作为两会亲历者,又是一位新闻人,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用四个字概括对这五次两会的感受——开放、开明。

  他说:“记者人数在增加、提问越来越尖锐,前来听取代表委员意见的部长越来越多,新闻发布会越来越密集。”

  他的感受可以具体到本届两会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在人大新闻中心网站上链接各代表团主页,第一次公布政协委员基本情况,第一次免费向媒体提供公共广播电视信号和图片服务……

  而这些发生在2008年的第一次,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也已不再新奇。

  五年间,两会所有记者会实现了电视直播,向境外记者开放的大会场次大大增加……

  五年间,不仅全国两会的许多开放新举措,被国内外参与者看在眼里,各地方两会近年来也有不少创新之举:上海两会在两天内接受了2700份直接来自基层群众的“百姓议案”,江西省开始向社会公布省人大代表联系方式、郑州首次允许市民旁听……

  如果把视角放大,便不难找到五年间中国两会越来越透明的“背景墙”。

  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理念,体现的是公众的知情权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

  “最大的变化是,外国记者采访两会更加便捷、快速和开放。”从2003年起就参加两会的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的记者吴牧一说。

  近几年,报名采访中国两会的3000多名记者中,境外记者都要占到三分之一。四年前,俄罗斯《专家周刊》把驻香港的办公室迁到了北京。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深入到内地,才可能更准确、更真实地报道中国”。

  细心的人会发现,从2008年两会起,人民大会堂一楼北厅多了一张小小的发言台。这张发言台是两会新闻中心专门为方便记者“捕捉”列席会议的国务院各部委“一把手”而进行的创新之举。

  更多的政府官员逐渐意识到,遮遮掩掩的态度往往会使流言蜚语大行其道,公开、透明是赢得民心、赢得公信力的最优选择。

  一年一次的两会,不仅是中国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全世界也在近距离观察这个国家前进的脉动。

  当一些人还在背诵NP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CPPC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英文全称时,英语词汇库中已经多了一个叫“Lianghui”的新成员。近几年,它在西方报刊上“露脸”的次数,也逐年递增。

  2008年两会期间,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中国要优先解决的问题》的社论中说,中国全国人大会议是一个有用的“视窗”,由此可以窥见中国决策者的思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现实的政治制度,是与时俱进、具有发展活力的政治制度,有益于中国稳定和发展。”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马埃斯特罗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两会时评:带着两会的精神风貌再出发
·港媒:两会直面敏感问题 中国民主政治悄然进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