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财经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三大悖论推动宏观经济“低烧”运行

  回顾本轮宏观调控的轨迹,政府频频出拳,不仅用尽加息、人民币升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增发央行票据、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等“十八般武艺”,而且将祭出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调整利息税、发行特别国债等“如来神掌”,但已出台政策的调控效果不尽如人意,将出台政策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宏观调控正越来越多地面临一些“两难”悖论,正像钢铁行业调控一样,本来希望控制产量,最终不仅“竹篮打水”,更降低了产业集中度。 CFP图片

  可以肯定的是,面对当下“低烧”运行的宏观经济存在的诸般症结,宏观调控正面临种种前所未有的“两难”处境。

  从微观调控说起

  自2003年以来,国家相继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两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出台制止盲目投资的调控政策,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当时调控的主要目标是防止潜在产能过剩、提高产业集中度。

  但事与愿违,如今各行业的产能规模早已远远超出当初的“规划”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经历大幅下滑之后卷头重来,同时产业集中度也不升反降。

  以钢铁行业为例。2003年,有关部门预计,到2005年底,我国将形成3.3亿吨的钢铁生产能力,并“大大超过市场预期需求”。为此,国家和各地“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和独立炼铁厂、炼钢厂项目”。

  出乎意料的是,2005年底,我国已形成炼钢能力4.7亿吨,此外还有在建能力0.7亿吨、拟建能力0.8亿吨,合计产能远远超过当初的预计水平,并且也没有出现严重而持久的供大于求现象。同时,由于主要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都被束缚住扩张的翅膀,而小钢厂在市场需求拉动下异军突起,最终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前十大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004年的34.7%一路下滑至2006年的29.4%。

  过去微观行业调控的经历正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前车之鉴。事实上,宏观调控正越来越多地面临一些“两难”悖论,正像钢铁行业调控一样,本来希望控制产量,最终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降低了产业集中度。

  按下葫芦浮起瓢

  以往中国经济周期往往高开于市场自发的扩张行为,而低落于政府被迫的调控措施。但在当前这个超长的经济周期,宏观调控却似乎屡试不灵。

  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工业增长偏快、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价格上涨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这些问题并非“一日之寒”,然而落到高层会议不得不关注的地步,显然说明近期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理想。两次加息、五次提高准备金率,仍然难抑流动性过剩局面;人民币加速升值、三次调整进出口税率及出口退税率,依然难改贸易顺差飙升的势头。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面临种种掣肘,宏观调控可操作的余地越来越小。当前,宏观调控就面临三种典型的“两难”悖论:加息与阻止热钱不能两全;压缩固定资产投资与减少贸易顺差不能两全;加大“两高”行业成本与控制通货膨胀不能两全——结果自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宏观调控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先看加息。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可兼得的“蒙代尔三角”面前,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法定准备金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表现得软弱无力,利率成为央行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加息虽然可以抑止流动性过剩,但随着反过来利差扩大招致的海外热钱可能将加息的成果化为灰烬。

  再看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这曾经是中国政府抑止经济过热的法宝,但在目前外贸顺差屡创新高的情况下也难以为继。经济学中有一个“储蓄-投资=经常项目顺差”的宏观经济恒等式,可以理解为储蓄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和经常项目顺差,按下任何一个葫芦都会浮起瓢。于是,一旦压缩固定资产投资,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顺差将会迅速增长,导致外汇占款的源源流入和流动性泛滥,并在贷款投放冲动下为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提供“奶水”。

  最后来看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必须控制“两高”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的势头。而在“两高”行业利润高增长的情况下,必须加大行业运行成本如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健全排污收费制度、出台燃油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两高”行业增加的部分成本会转嫁到价格上,并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最终“火上浇油”式地传导到本已处于高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形成新增通货膨胀压力。

  未来调控走向何方

  在“两难”困境中,未来宏观调控将何去何从?

  分析人士认为,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结构失衡问题并非一日之功,宏观调控必须着眼全局,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不是扮演目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消防队员角色。

  首先,煤、电、油、运、房地产等非贸易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仅不应该压缩,反而应该提高。

  在加入WTO后国际市场需求打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情况下,眼下这轮经济增长周期之长可能会超出预期。如果未来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增长,经济增长仍然可能像2003年一样遇到这些非贸易品部门的瓶颈制约。

  其次,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人民币升值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升值多少才是问题。加速人民币升值可以减缓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势头,并促进国内出口部门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

  最后,容忍一定的通货膨胀,特别是PPI的上涨。作为一个出口大国,中国工业制成品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其他国家,并促使西方国家上调利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流动性泛滥和贸易顺差快速增长。2004年上半年,经济过热时CPI、PPI高位上行,而贸易出现逆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应属宏观经济中性措施
·经济景气监测报告:宏观经济继续在偏快区间运行
·国家统计局: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处稳定区间
·“减顺差”成中国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宏观调控效果初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