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15500亿特别国债的消息一传出,就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猜测。昨日财政部关于发行特别国债不会冲击金融市场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透露了特别国债的可能发行方式以及对市场的可能影响。
对于市场最为关心的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的解释是:“此次发行特别国债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国债的发行不是直接向人民银行定向发行,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
“采取一定的方式”的措辞无疑增加了特别国债的神秘感。因为采用什么样的发行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对流动性的影响。
其实可选的发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某种方式向央行发行,一种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如果向央行发行,然后央行逐步释放特别国债作为对冲流动性工具,对市场影响会比较有限。但如果直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特别国债,则被认为将强烈吸收资金面,并对股市、债市产生重大影响。
从财政部的解释看,对央行的定向发行被否定,因为障碍是明显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但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明确表示,这次特别国债的最终认购对象仍然是央行,“因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已经缓解”,只是会变通以某种曲折的方式进行,以防止违反法律的情况出现。
在新华社关于财政部解释特别国债的报道中,引用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的表述,“这意味着特别国债既不是向社会直接发行,也不是向央行直接发行,而是有可能通过某一中间金融机构进行资产置换,增加央行的国债持有规模”。
特别国债虽然最终很可能由央行“接盘”,其对流动性的一次性大幅度冲击可以避免,但众多市场人士仍然表示,未来央行肯定将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特别国债带来的长期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中国农业银行一交易员表示,特别国债发行后央行流动性回收力度将加大。“特别国债的期限是10年以上,锁定资金时间更长。而且特别国债增加了央行的债券头寸,相比于央票其力度可能更大,因为央票发行成本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