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合作机制和合作思路之后,长三角区域合作开始展现出更为活跃的局面。记者日前在采访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时了解到,近年来长三角16个城市已在3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其中在规划、科技、信息、产权、人才、旅游、海关、港口、协作等9大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在规划领域,提出了区域公路、轨道交通、内河航道的“十六枢纽、六廊、五圈”区域交通发展框架,实现了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交通规划的对接。
在科技领域,组织了区域内的几千台(套)大型科技研发设备创建共享平台,实现在长三角城市之间高尖端的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为企业提供服务。这已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在信息领域,实现了部分城市电子数据交换信息互通共享,为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奠定了管理基础。
在产权领域,基本实现了区域产权交易规则、信息发布和统计口径的统一,推进了区域产权大市场的建设。
在旅游领域,编制了区域主要旅游景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的设置标准细则,并组织设置标准的实施,为区域“无障碍旅游”的发展和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培育创造了条件。
在协作领域,成立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增强了推进长三角城市合作的领导力量。与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和协调会成员城市有关部门协商,拟联合探索筹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工作,计划率先在高新技术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取得进展。
在港口领域,建立了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内河集装箱码头、堆场、枢纽设施建设规划的对接,推进区域集装箱运输体系建设和港口的联动发展。
在海关领域,配合海关总署在全区域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异地通关新模式和“江海联运制度”,使长三角的通关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人才领域,编制了区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专业技术资格互认,推进区域人才柔性流动。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周贤行说,在上述已经取得积极成果的9大合作领域之外,长三角16个城市在今年新启动的3个专题合作领域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首先是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建设专题,目前已完成“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的网页设计与连通,《长三角观察》作为长三角资料中心的信息载体将于7月出刊。同时,选择熟悉政府发展规划、在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12位专家学者,组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
其次是交通卡互通专题。专题组已委托上海交通卡公司会同华虹计通公司、华腾软件公司,研究制订读卡机具兼容模块的技术标准。6月中旬,有关技术标准制订并讨论修改后,已经发函至成员城市征求修改意见,标准修改完善后将着手兼容机具研发,“争取今年四季度在沪宁杭等中心城市部分领域实现小范围互通。”
第三是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题。这一专题目前已经形成了就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跨地区流动开辟了绿色通道,其共享视频面试系统已处于网络远程视频试用阶段。与此同时,开展了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汇编及就业状况调研工作,为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