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温酷暑期的来临,各地再次面对生产、生活用电能否保障的严峻考验。根据来自电力部门的最新情况,得益于近年来电力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节能减排政策带来的积极效应,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总体未露紧张迹象。
但与此同时,因电网建设滞后造成的局部电力供应矛盾开始成为部分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
来自电力部门的数据显示,进入酷夏以来的江苏电网统调负荷达到4283万千瓦,创下国家电网省级统调负荷之最。江苏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马苏龙表示,随着高温持续,全省的电网最高负荷将超过早前预测的4500万千瓦。
1997年,中国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电力短缺之后首次达到供需平衡,但之后的几年内,电力供需屡屡出现较大波动,被有关专家形容为“游走于短缺与过剩之间”。而从2006年以来的情况看,随着节能减排落实步骤的加快以及电力体制的进一步改善,电力供应在宏观调控带来的积极效应中渐趋稳定。
电力供应的燃眉之急刚稍作缓解,电网建设滞后的矛盾又接踵而至。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开始频频出现一个新名词——“电网性缺电”。
“有电不能用”的“电网性缺电”被称为电力供应的“卡脖子”现象。根据电监会负责人透露的数字,我国电网投资只占电力总投资的30%,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输配电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
“尽管目前江苏省的发电装机容量在4960万千瓦,加上由外省输送的350万千瓦电量,总体电量富余,但因为变电设施、线路负载能力有限,预计今夏南京、无锡、苏州的局部范围仍将出现短时段缺电。”江苏电力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
属于典型受端电网的上海市,超过三分之一的电量依靠外来供应。上海电力部门有关人士称,因为电网建设不足,从今年开始,局部“电网性缺电”将成为上海电力供求的主要矛盾。
据了解,为应对夏季电力供应的“路塞”问题,各地电力部门纷纷采取错峰限电、及时抢修等措施,尽量减少对用电客户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电网建设滞后并非完全是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东部发达地区,因为土地资源趋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大规模的以新建电网为主的电网建设变得越来越困难。马苏龙表示,今后电网建设应更加注重存量电网的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走“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