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金门人因阿兵哥而累 表示跟厦门相比只能算乡下
2007年08月01日 14:33:2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7万金门人靠阿兵哥为生,也因阿兵哥而累 “现在剩一点阿兵哥,还撑得下去,裁军以后半个人都没有,怎么生活,怎么养小孩?没生意了啦!” 听到金门守军将裁减到几千人的消息,金门人的心情是很矛盾的。 军人少了,生意淡了 金门人心中的这股怨气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们7万金门人就是靠阿兵哥为生。”在当地经营餐厅的金门商人王明宗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现实是,金门驻军人数不断在减少,从戒严时期的10万人,到1992年的5.5万人,到如今只剩1万多人。而媒体如今又传出11月还要再减兵的消息,预计到时候只能留下几千人。 有金门“东区”之称的金湖镇新市里,是以做军人生意兴起的商业区,随着守军逐渐撤走,原本热闹的市集,顿时门可罗雀,商家抱怨连连。 一家店面招牌是照相馆,但店里却有早餐店的菜单,还有满墙的漫画,老板娘却在卖槟榔。原来,这间店转型多次,都是因为阿兵哥。老板娘无奈地说:“就是因为阿兵哥没了,客源少了,才又做早餐店。” 金门地区的店家,几乎都把军人当作最重要的客人,有的专洗军服、专卖军用品,甚至曾有专门给阿兵哥洗澡的澡堂,现在早就变成了废墟。 与其裁军,不如撤军 不过,金门人虽然嘴上说裁军影响生计,但可千万不要误以为他们满意军营附属的地位。县长李炷烽23日虽对裁军表示遗憾,但他希望当局能考虑将金门非军事化。 “只有撤军,企业才能进来投资。”《金门日报》记者李增汪向《国际先驱导报》解释李县长说这番话的原因。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敏感,一般台商不会到金门设厂。而金门人都清楚,没有外来资金投入,金门发展不起来。 但是,裁军容易撤军难,最近甚至有消息说,台湾军方一方面要从金门撤军,一方面正“偷偷摸摸”要部署“防卫性导弹系统”。 “民进党当局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搞不清战争有多可怕;金门人经历过战地的洗礼,我们选择走两岸和平的路线。”金门商人王明宗说。 那时司令官就是“皇帝” 台湾戒严时期,金门曾经被当局视为“反攻大陆的跳板”,台军在此囤兵十万。 “晚上一到八九点就不能出去了,路口都有阿兵哥在站岗,如果违规冲过去,马上就枪毙,我的一个同学差点被打死。”王明宗回忆,那时房屋灯光不能外泻,否则会被罚款或抓进监狱,只好用油漆把灯涂上一半。“说走路不小心会撞上墙壁,一点都不夸张。” 篮球、汽车内胎那时成了违禁品,因为怕金门人利用这些游到大陆去。收音机也不能用,王明宗念中学时,就因为偷用收音机差点被抓。 “(当地驻军)司令官就是‘皇帝’,说枪毙谁就枪毙谁,那时金门太可怕了。”王明宗至今心有余悸。 不可否认,1987年刚刚解除戒严金门驻军撤退时,金门人确实开心过一段时间。但是很快,金门人的喜悦感就被现实的生计问题冲淡了。 现在金门被彻底丢下 阿兵哥走了,谁来帮助解决金门人的生计呢?金门解严后,台湾岛内游客纷至沓来,2001年开始实施的“小三通”又为大陆游客打开方便之门,观光者似乎让金门人看到了希望。 但令金门人感到心寒的是,虽然台当局允诺发展观光来补救裁军给金门造成的损失,但根本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金门人有一种被台当局当作实验的‘小白鼠’的感觉。”王明宗说。 军事遗留问题无疑成为金门发展观光的最大障碍,而最头痛的就是戒严时期埋的地雷。至今,这些地雷仍散布金门沿海,当地如果有人提醒你“出门要小心踩地雷”,这并非笑谈。 另一方面,金门却只沦为台湾政客选举的工具。比如连接金门和小金门的金烈大桥,每逢选举都有岛内政客说“这个桥要盖”,选举后又石沉大海,至今十几年无果,被称为“虚拟的选举大桥”。 王明宗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对面大陆至少落后金门二十年”,但当他如今到对岸一探究竟时,他忽然发现,跟对面的厦门相比,金门只能算是“乡下”。 当台湾本岛飞速发展的时候,金门被彻底地丢下了。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韩轩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