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人物语录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李德生:放牛娃到将军的传奇人生

  ★将军档案

  李德生,1916生,91岁,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上将军衔。河南新县陈店乡李家洼村人。

  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军时期,李德生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交通队员、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129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及第二野战军任旅长、师长。带领部队鏖战中原,跃进大别山,进军大西南。抗美援朝时,李德生先后任志愿军35师师长和12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率部参加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及上甘岭战役。

  1969年,经周恩来总理推荐,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批准,李德生调到北京,参与政治局、国务院、军委的工作,同时兼管安徽省的党政军工作。1973年,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

  1973年底,李德生被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85年11月,李德生到新建立的国防大学担任政委及党委书记。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0年离休。

  ★拜访将军

  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人民军队的少将、上将;从目不识丁的文盲,到党中央副主席。

  ——这就是李德生将军的传奇经历。

  如今,将军已是91岁高龄,为保障他的健康,最近,医护人员已经建议不让他会客了。另外,年仅11岁就参加八路军、和将军相濡以沫60多年的老伴曹云莲,也在6月28日逝世了。知道这些情况后,我们更加不便打扰将军。

  经过一番周折,我们联系上了将军的长子李和平。7月26日晚,我们和李和平如约见面,在三个小时的长谈中,李和平向我们深情地讲述了“我的父亲李德生”。

  勤劳朴素在自家小院种红薯

  李和平,李德生将军长子,今年五十多岁,在父亲创立的全国性团体——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任秘书长,该会的宗旨是“联络海内外爱国人士、爱国团体,宣扬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父亲是一个真正的‘五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沉默良久,李和平缓缓说道,“无论职务如何变化,父亲一直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始终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兵,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勤劳朴素。”

  “穿的方面,除了军装和接待外宾穿的礼服外,爸爸没几件像样的好衣服。内衣总是缝缝补补,裤头破了,公务人员扔了,又被他勒令捡回来,洗洗补补再穿。实在不能补了,就做抹布。”李和平陷入深情的回忆中,声音缓慢而低沉。

  “父亲从不准搞特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紧张,父亲已经是军长了,我们兄妹多,家里定量供应粮食不够吃,部队额外补助的粮食,父亲从来不要。有次,管理处送了两袋大米来(军首长每家都一样),他知道后,硬是让公务人员送回去。家里粮食实在不够吃,就到农村买红薯、南瓜甚至豆饼充饥。父亲吃豆饼落下了腹泻的病根,直到晚年还有腹泻的毛病。父亲还在自家的小院里种南瓜、红薯,以补助粮食的不足。”

  对父亲的“不准搞特权”,有件事让李和平记忆深刻:“1971年,父亲已在中央工作,在党、政、军均担任要职,有几辆专车。那年除夕,我从安徽军营回北京休假,一出火车站,大雪纷飞,寒风刺骨。车站只有妹妹来接我,我问:‘车呢,没车接我?’妹妹指了指不远处的公交车说:‘接你的车在那儿’”。“妹妹后来告诉我,司机把车都开出了家门,又被母亲赶了回去。说父亲有严格的规定,他的车是组织为了工作给他配用的,不是给孩子们用的。”

  大智大勇三次孤身深入虎穴

  “父亲身上还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智大勇,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曾有三次孤身入虎穴。”李和平说。“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马坊歼灭战就是父亲指挥的。当时,父亲任八路军太行二分区30团团长。马坊镇位于山西晋中地区,是通往太原、长治等五地的交通枢纽,日军在此修筑了坚固的堡垒。父亲化装成菜农,亲自深入日军马坊据点侦察,率领82名突击队员突入据点,‘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将这个据点彻底铲除。”

  对于这段历史,李德生将军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叙述——

  为详细了解马坊据点内的地形、敌情,我决定亲自进入据点进行侦察。开始,分区领导不同意,说:“一个团长进日军据点太危险了。”经再三请求得到批准。

  我向房东借了身破旧棉袄、棉裤穿上,头上扎条灰不溜秋的羊肚毛巾,脚上穿双破了口的老头鞋,脸上再抹点锅灰,化装成给据点送菜的农民……

  1945年3月4日下午,天空飘起鹅毛大雪。我立即下令部队以急行军向日军马坊据点进发……日军小队长铃木和我拼起了战刀,被我砍伤后活捉。此战全歼日军数十人,生俘8人,缴获小炮1门,轻重机枪各1挺,步枪数十支,枪炮弹90余箱……“第二次是为平息安徽芜湖武斗。第三次是1971年9月12日晚,父亲受总理委托,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只带一个警卫参谋,孤身进入空军指挥所,代替总理在一线掌控调度全军,成功地指挥处理了‘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

  文韬武略从文盲成为儒将

  李和平说,父亲一生戎马倥偬,战斗和工作以外的时间,大都用来学习。这是他之所以能从一个文盲,成长为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人的眼里,他是武将。但和同时代的高级将领相比,比如同乡许世友司令员,他又像文人,是儒将。他的回忆录30多万字,基本都是经他亲自指导写成。”

  “父亲不会养花,不会打牌,不爱听戏,不好游玩。就是看书,看报,直到晚年,依然如此。”谈起父亲在子女们心中的形象,李和平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不及他的万分之一。”“倒不仅仅是职务,最主要的是父亲的人品和过人的智慧,他的文韬武略让我们做子女的无比钦敬。”李和平解释说。

  ★将军故事

  放牛娃拴牛去参军留下一棵“将军树”

  在新县陈店乡李家洼村南面的木城寨山坡上,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两人合抱,高三四丈。当地人说,当年,李德生就是把牛拴在这棵树上后参加了红军。这棵银杏树因有八股枝丫,当时人们称其“八股树”,现已改名“将军树”,成为当地一景。

  李德生出身贫穷,7岁时曾拜师学裁缝,因经常挨打又吃不饱饭,遂跑回村里为富裕人家放牛。

  1928年,红军解放了李德生的家乡,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在那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1929年,村里成立童子团,他当了童子团团长,为红军送信、放哨。李德生向父亲提出参加红军,父亲望着年仅12岁的唯一的儿子,没有答应。

  1930年2月的一天,他牵着牛向木城寨走去,把牛拴在八股树上,背着父亲报名参加红军。红军营长见他太小,不想带他走,就对李德生说:“你跟我的通讯员赛跑,你要是赢了他,我就带你走。”李德生轻松地赢了通讯员,当上了一名红军传令兵。

  1993年5月,李德生偕夫人、子女回到新县,这是他建国后第一次回故乡。他深入田间地头,同乡亲们拉家常,忘情地说:“我没有忘记乡亲们,六十三年啦,我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里的亲人。我们在外面也吃了很多苦,就是为了打江山,打江山不易啊!”当他看到家乡的教育落后,校舍简陋,许多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心中异常难过。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且多方筹措资金近百万元,在家乡建起了希望小学和中学。

  李德生得知国家将修建京九铁路时,他与大别山老区在京的首长向中央建议,京九铁路要经过大别山,以便带动老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大京九在大别山区特地拐了个弯儿,从新县、麻城等老区经过。

  制止芜湖武斗受到毛主席表扬

  1968年6月26日,安徽芜湖爆发两派武斗,震惊全国。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12军军长的李德生临危受命,进入芜湖。其时,芜湖已失控,大街小巷,堡垒林立,两派群众枪炮相对,剑拔弩张。

  芜湖某派据点设在某中学二层楼上,刀枪林立,森严壁垒。该派头头叫嚣:“我们欢迎李军长来谈判。但只要军长一人来,不准任何人同行。”李德生将军欲往,芜湖市和驻芜湖部队领导阻之:“造反派言而无信,恐有暗算。”将军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毅然“单刀赴会”。该据点门窗、楼梯、通道均以麻袋、砖石堵塞,唯有顶层一扇窗户开启,武斗组织从窗口放下竹梯。李德生将军迈步登梯,攀缘而上。其时,雕楼的其他窗口,均架有机枪、步枪,随时准备开火。李德生将军从窗口爬进雕楼内,大义凛然的气势,谆谆教导、严肃批评劝诫征服了造反派,对方当即表示:“我们听李军长的,愿意交出抢夺的武器。”

  1968年10月,中央召开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毛泽东问李德生将军:“你们那个芜湖事件是怎么办的?”将军答:“就是大造舆论。”毛泽东曰:“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复杂了。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干革命就是要大造舆论。”数日后,《人民日报》根据12军在芜湖地区制止武斗的经验发表社论《大造革命的舆论》。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