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河北滦平县迅猛发展的奥秘:探索贫困山区发展新思路
2007年08月01日 22:34:1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河北省滦平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的西南,地处进京要冲。这里山地多、耕地少,历来就有“八山一水一地”的说法。2001年以前,该县财政增长缓慢、经济总量小、人民生活水平低、综合实力处在全市下游。从2001年开始,国家把滦平县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滦平的经济逐渐由起步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在“环京津贫困带”的众多县区中屹然崛起。 滦平县财政收入在2000年的时候是4788万元,2001年5401万元,2002年增加到6006万元,到了2003年提高到了8858元,2004年和2005年则分别达到了2.3亿元和4.35亿元,到2006年,财政收入突破了6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50强。并且据县财政部门预测,在今年,该县财政收入将达到7.5——8亿元。这样一个总面积3213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的山区贫困县,取得今天如此大的发展,大跨步,阶梯式的实现财政收入的大幅度、稳步增加,他们靠的是什么?他们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其他贫困县今后的发展道路有什么样的启示?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河北省滦平县。 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科学制定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 设施蔬菜产业让农民增收。(摄影甲江) 河北省滦平县作为首都北京的北大门和水源地,自古与京城一衣带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曾几何时,滦平县的人民也困惑过,苦恼过,为什么与京城一道长城之隔,发展水平却如此悬殊?贫穷闭塞、经济落后等问题象大山一样压的滦平县人民透不过气来。古老的滦平痛苦的思索着! 2002年以来,滦平县的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究其原因,是滦平在国家帮扶下,实事求是,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滦平县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有利契机,把自身优势与国家产业政策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以冶金矿产、能源工业、轻工建材、生态经济、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同时,县委县政府在准确把握全县经济发展趋向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科学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并且从发展的实践中提炼出了“三区一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建设东北部的冶金矿产工业区、西部的生态经济和畜禽养殖区、南部的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区、县城及辐射周边的商贸中心。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滦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深谙这八个字的深切含义,下大力气、狠抓工业企业的发展。通过工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反哺农业,实现了资源优化配制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滦平县目前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金沟屯200万吨氧化球团厂,是由承德新远通、首钢矿业、承德钢铁等投资4亿元兴建的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这个球团厂投产后,将可以消化附近几个乡镇生产的精铁粉,大大延长资源产区产业链条,实现资源产品的就地增值。 抓住机遇,开拓发展,东北部的冶金矿产工业区利用这把双刃剑,打造出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链条。在及时扑捉到承德市建设中国最大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规划建设大型现代化钒钛钢铁联合企业的机遇之后,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和初加工企业聚集及邻近承钢等比较优势,集中区域整体力量,着力建设钒钛钢铁初、中级产品加工基地,率先壮大做强对全县整体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资源型工业,为东北部地区其他工业企业的发展树立优秀模版。随着冶金矿产业的发展壮大,按照经济基础较好,资源优势明显的乡镇率先突破、加快发展的要求,西部、张百湾、小营等6个乡镇迅速成为领跑全县经济的块状经济带。2006年,6个重点乡镇完成财政收入5.06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84%,成为领跑县域经济的发展“航空母舰”。 强力培植优势企业骨干群,加强与京津唐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是滦平县对工业企业发展方向的有力指导。形成了新远通、启磁源、伟源以及信通首诚、万通科工贸等第一批骨干企业或集团。其中有9家工业企业跻身全市工业50强;全县销售收入超亿元、税收超千万以上企业达到7家;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税收超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3家;29家骨干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上缴税金达到全部工业税收的35.8%。 在西部地区,县里依照建立生态经济和畜禽养殖区的战略思想,扩展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力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做大做强。在这一地区,以平坊乡承德红世纪葡萄酒庄园为龙头,建成了4000亩的酿酒葡萄基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投资亿元的承德国润立德农牧有限公司,率先形成种猪苗—养殖—销售回收—屠宰深加工一条龙的生猪生产链条;以民办肉鸡养殖协会为依托,发展肉鸡养殖户220户,建起养鸡大棚330余栋,年出栏肉鸡400余完只,农民获利900余万元,产业范围覆盖全县13个乡镇。特别是“正大”、“华都”两家肉鸡加工企业入驻以后,该县由单纯肉鸡养殖走上了与加工一体化的道路,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仅“华都肉鸡”项目就年屠宰加工肉鸡3000万只,直接安排7000劳动力,带动2万人就业。 富民增收,培养后续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设施农业、旅游观光是南部地区发展加速度的重要推动力。滦平县南部交通便利,毗邻京、津地区。县领导考虑到此处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设施农业的市场前景广阔,把设施蔬菜视为重点扶持项目,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仅2006年,该县就投入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1740万元,用于扶持设施蔬菜等主导产业。位于京承旅游公路沿线的长山峪、陈栅子和付营子及张隆公路、112线沿线的乡镇,现在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蔬菜产业生产带,滦平县的设施蔬菜总面积已达3.2万亩,设施蔬菜收入占种植家庭年人均收入的90%以上。滦平县在把种植业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结合当地人文自然环境,大力开发当地旅游业,以服务型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当地财政收入的有效增幅。在创新市场运营机制、严格管理体制、统筹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指挥下,形成了以金山岭长城为龙头,白草洼、碧霞山、九龙山有机农业观光园为骨干的旅游产业带。 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县城及辐射周边的商贸中心这个问题,滦平县扬长避短,寻找到了解决自身问题的突破口。县城是人口密度大的中心地带,围绕促进人口聚集,积极的推动商贸流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建设。同时把加快城镇建设、扩张城区面积、完善城镇功能作为具体工作的着力点,极大地推进了具体工作的有效实行。另外,利用县城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推进县城及辐射周边的商贸中心建设,把发展第三产业列为重中之重。发展以“菜、肉、蛋、奶”为主的商品基地,积极扩大轻工业生产规模,以积极进取的极大热情促进商贸中心的发展。 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社会配套设施改革 丰收的喜悦。(摄影 甲江) 滦平县在倾听民众声音,征询民众意见的的基础上,提出了14项“民心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教育、医疗卫生建设为先导,从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具体问题入手,真正惠泽到了老百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滦平县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结构,在财政上资金的流向向教育方面倾斜,补齐以前财政困难时拖欠的教师工资,实现教育经费的河北省高档高线。在划分学区上,逐步把原来的九个学区调整为4个学区,农村只保留巴克什营、虎什哈和金沟屯学区。学生实行寄宿制,由学校安排专门老师在生活上统一管理。扩大县城办学规模,以实现“所有中学生都到区域中心去上,所有高中生都到县城来上,所有不上高中的孩子,初中毕业后都要到职教中心去学习的目标”。学区的合并,使分散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师资和学校硬件设施都得以加强。目前,总投资1591万元,总面积17064平方米的巴克什营学区已经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巴克什营中心校的校长介绍说:“学区合并以后,教师由‘包班制’转变成了‘科任制’,老师全部实行聘用制;把以前分散的实验仪器,图书等硬件设施集中在一起,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和图书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学生实行寄宿制以后,有专门的老师管理学生的生活,集体生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计划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面积200亩,集教学、办公、学生宿舍、图书、实验等于一体的新职教中心工程也已经开工建设。 为了使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学上,2005年,该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其后,滦平县又利用县财政日益好转的有利条件,拿出150万元,用于免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的住宿费。至此,全县境内所有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彻底实现了“上学不花钱”。不少因为家庭贫困,濒临辍学的孩子得以继续学业。 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看病难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国家各级政府。滦平从区域布局出发,在综合考量了地域面积、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发展方向等客观因素后,引入了市场运行机制,采取“医院自身投一点,县财政补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的办法,确定在东北部冶金矿产区的红旗镇、西部生态经济和畜禽养殖区的虎什哈镇、南部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区的巴克什营镇改建三所区域中心医院,医院建成后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目前,县医院综合楼及三个区域中心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了。 针对农民没钱看病的困难情况,该县在着力建设“民心工程”之初,就导入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理念。为了消除广大农民的疑虑,县里实行试点方式,结合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和事实证明,使农民认识到参与合作医疗的好处。自20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式在这里实施以来,实际参合农民223618人,参合率达到76%,补偿总额1304万元,有59764人次享受门诊和住院补偿,在县以上医院就医补偿率达到23%,在县级医院就医补偿率达到33%,在农村医院则达到了47%。 招贤聚才,不拘一格,以人才机制助推区域经济的快速腾飞 周台子新貌。(摄影 甲江)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与之配套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人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滦平县委制定了《滦平县乡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具体规定,进一步推进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在干部的考核问题上,坚持制定了科学、人性化的考核目标,把实绩作为“第一硬件”标准,按区域对乡镇考核,改变了小乡镇不能参与平等竞争的问题。对县直部门采取职能相近、分类考核的方法,从考核体系上与区域经济发展配套。在干部流动上,采取有效的干部流动机制,促进干部向基层、向一线流动,并且把群众的评议作为考量干部的重要标准。在干部责任方面,加强责任追究,同时坚持治病救人的工作方法,对有工作过失的干部不一棍子打死,有了成绩并过了处理期限的,经考核合格,继续起用、重用和提拔。 针对党政人才、工矿企人才、农村科技人才等多方面人才聚合利用的巨大潜能,滦平县十分注重综合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依托,培养和聚集大批实用型人才,使人才和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实践,培养了大量基层科技技术人员。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滦平采取“疏而导之”的“服务”意识,以基础设施的管理环境,优惠政策的落实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作为“第一竞争点”,吸引了大批企业和客商前来滦平投资创业。 转变职能,服务社会,着力打造高效的公众服务型政府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必须相应的跟上。为了配合新时期的发展工作,滦平县委县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及时转变了政府职能,致力于营造一个高效的公众服务型政府,为全县的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政府在领导全县的工作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为各项工作指引着大方向。滦平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了县域内的客观情况后,制定出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总体规划。“三区一中心”,分区发展,配套改革,使县财政收入大幅度提升。在财政收入增加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本着“财政上富了不算富,百姓富了才叫真正的富”的思想,使公共财政政策逐步向基层、向群众倾斜,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倾斜。真正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想民、信民、为民、富民”的公众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滦平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地方依靠自身优势取得长足发展的成功范例。短短几年的时间,滦平县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举成为年财政收入6个亿的经济发展特色县,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以民为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变国家“输血”为自身“造血”,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时代背景下,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就。(王楠楠 吴立国)
来源:
中华新闻报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