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材料价格上涨,多种食品售价明里暗里抬升。(资料图片)
民以食为天。今年以来,粮油肉蛋等农副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菜价格的一路上扬,不仅给城乡低收入群体带来巨大压力,也开始影响到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而在这一轮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中,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流通环节层层加码等原因,农民也没有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农副产品价格上涨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市民的生活压力不能不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应该提高,表面看似两难选择,实质上都是呵护民生,这是政府不能回避的责任。按说市场经济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但对于涉及民生的一些商品或服务,绝不能坐等或放任,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应采取照顾各方利益的针对性措施,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面对粮油肉蛋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政府应尽快建立城乡低收入者补贴机制,使其生活质量不因涨价而大幅下降,同时还要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要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就必须稳定农产品的生产,如何稳定?欧美的方法就是采取国家补贴。比如欧盟政府每公顷农地补贴300至350美元,美国是100至150美元。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在平抑农资价格、信息服务、及时预警等方面发挥应有的责任,不能等到价格上涨成了“双刃剑”时,才伸手管事。 (宁夏日报/张晓芳)
不应动辄视集体涨价为“价格联盟”
近来,集体涨价正在变成一种极易感染的“流行病”。先有局部的拉面集体涨价,再有波及所有消费者的方便面和中式快餐集体涨价,价格垄断联盟,似乎已经成为无往而不胜的“武器”。不过,且慢悲观,集体涨价并非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据报道,重庆洗车行业600多家洗车行三次联手涨价,都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纷纷宣告夭折。(《新京报》8月1日)
警惕“集体涨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不久前的“方便面集体涨价”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广式腊味、早茶点心类食品等相继涨价。而日前20多家中式快餐企业同样在快餐连盟的组织下聚首北京,商讨行业涨价事宜。据悉,有部分餐饮企业提价幅度竟高达30%。(8月1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