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闪淳昌:应急管理关键在基层
2007年08月09日 14:37: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参事闪淳昌 力争两到三年基本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国应急预案体系 记者:国务院办公厅新近下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出台可谓正适其时。 闪淳昌: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加强。现阶段,全国基层应急管理的目标是,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国应急预案体系,也就是中央、省市、县乡乃至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都要有应急预案,建立起应急管理体制,由专人负责,层层落实,建立起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城市暴雨成灾,反映出我国在城市防灾减灾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记者:国家对基层应急管理如此重视,恰恰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闪淳昌:你说得有道理。我国的应急管理出现了很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应急体系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与保障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近期发生的城市暴雨灾害,可以反映出如下问题:一是我国城市关于防灾减灾的规划和建设的标准较低;二是一些防洪、排洪、泄洪、滞洪、分洪等基础设施适应不了极端性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要求。避险设施较少;三是城市规划缺乏统筹协调,检测、预测、预警、预报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四是各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不健全,救助不够有序高效;五是群众危机意识差,自救互救能力不适应灾害需要。 记者:那么,国外在应急管理硬件建设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闪淳昌:我在日本考察时,看到他们每个城市地下都建设了避险工程,里面还有避险高地以应对水灾。欧洲的城市排水管道宽大畅通,可以通行人和车,方便维修,且使用寿命长。而我国的一些城市规划地上和地下差距很大,地面建设得很豪华,但地下建设标准明显偏低,各自为政,重复施工的现象比较普遍,防范减灾能力不强。建议城市管理者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基础设施要按照百年标准建设。 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和群众要积极探索研究多方联动机制 记者:今年第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正向我们逼近,您认为下一步的防灾抗灾重点在哪些方面? 闪淳昌:要以防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以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为龙头,以新建工程必须设防,在役工程加强鉴定、维修和改造为主线,以建立健全救助救援体系为保障,以科技进步,提高公众预警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基础。 总起来讲,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和群众都要积极行动,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局面。同时,要探索在市场情况下的多方参与机制,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救灾应急保障机制,提高灾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公民切记树立忧患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能力 记者:在突发灾难发生后,人们习惯首先反思政府的责任。那么对于群众个人来说,是不是也应该有值得“检讨”之处呢? 闪淳昌:我在湖南江西等地考察期间,发现很多基层全民动员,因地制宜的应急管理经验值得推广。像长沙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推出的“全民参与,群防群控”应急管理动员机制,南昌东湖区火神社区以“居民互动、户户联防”为重要手段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监测并使用大众化的动员手段(铜锣、口哨等),迅速动员,有效避险,湖南郴州潭溪镇在今年的7·27特大山体滑坡事故中无一人伤亡。 这几年我国的基层应急管理有了很大进步,但不容忽视的国情是,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近几年自然灾害中,年均死亡2500人,受灾人口3亿人左右,倒塌房屋2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000个亿。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面前,大家一定要树立起忧患意识,面对灾害,以预防为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能力。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苏显龙
编辑:
应之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