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货币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问题正在加剧。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314亿元,创出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597亿元。
截至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63%,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1.56个百分点和0.15个百分点;今年前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7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4278亿元。与此同时,货币供应依然在高位运行。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48%,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1.54和1.4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0.94%,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3.46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5%。今年1-7月累计净投放现金254亿元,同比多投放533亿元(去年同期回笼279亿元)。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由于宏观经济高位增长,企业投资意愿强烈,加上金融机构预计下半年监管部门出台信贷紧缩措施而突击放贷等因素,导致7月贷款量达到过去3年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高位运行的货币信贷数据要求更多紧缩流动性的措施出台。由于7月21日刚加过息,因此最近可能会偏重出台数量型的紧缩政策,比如对放贷过快的银行发行定向央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强窗口指导等行政性措施。
统计数据还显示,居民储蓄分流现象重现。虽然7月出台了加息和宣布下调利息税政策,但由于7月股市行情向好,7月末居民户存款减少91亿元,同比多减226亿元(去年同期增加136亿元)。今年前7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55万亿元,同比多增1781亿元。专家指出,居民储蓄持续分流将是长期现象,在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和资本市场向好的情况下,储蓄分流是居民的理性选择。
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7月外汇贷款增长较快,外汇存款继续减少。7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89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4%,7月份外汇各项贷款增加42亿美元,同比多增50亿美元(去年同期减少8亿美元);7月份外汇各项存款减少45亿美元,同比多减3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