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了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事先预测的基本一致,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达到5.6%,比上个月环比上涨1.2个百分点。
这是中国CPI连续5个月同比上涨达到3%以上。1至7月累计上涨达到3.5%,超过年初提出的全年控制在3%以下的目标。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高增长、高效益、低通涨”,价格总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CPI同比上升1.8%,2006年上升1.5%。今年以来这一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对新华社记者说,随着国家控制食品涨价的各项措施逐步见效,估计CPI涨幅会慢慢回落。
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夏粮又取得丰收,如果秋粮能取得好收成,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会明显回落。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今年中国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所拉动的。今年1至6月中国CPI上涨3.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7.6%,影响CPI上升2.5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升4%,影响CPI上升0.53个百分点。
这位负责人分析说,从7月份的情况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5.4%,比上半年涨幅提高了7.8个百分点。7月份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前几个月。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据统计,今年8月1日中国三种粮食平均市场收购价格同比上涨8.4%,稻谷、小麦、玉米分别上涨了6%、6.5%和14.6%。今年8月3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牛肉、羊肉、鸡肉、鸡蛋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市斤13.72元、11.9元、12.84元、7.33元和3.79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78.9%、23.3%、15.1%、32.8%和23.9%。粮油、肉蛋价格上涨,以这些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制成品和餐饮业价格也出现较大范围上涨.这些因素都带动了7月份CPI出现较大上升。
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不意味着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除生猪生产下降外,牛羊肉、禽肉、鲜蛋、水产品的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供给充裕的、有保障的。食用植物油、方便面等食品加工能力过剩,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要。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在食品中,涨幅最大的是猪肉。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除了成本因素,还有供应紧张的问题。生猪生产有一个周期,短期内供应偏紧的问题还得不到解决。随着天气转凉,猪肉的需求量在上升。他估计短期内猪肉价格还下不来。受肉价居高不下,预计整个三季度CPI的涨幅都会较上半年要高一些。 姚景源说,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猪肉供应偏紧的问题会得到较大改善,肉价上涨的势头也会得到有效遏制,从而带动食品涨价幅度趋缓或回落。四季度CPI的涨幅也会比三季度明显回落。
今年全年中国CPI涨幅能否超过5%。专家们一致认为,全年涨幅超过3%已经是板上钉钉,如果未来几个月物价控制得比较好,那么全年有可能控制在4%至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