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究牞山西兴县人,1960年12月生,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兴县蔚汾镇东关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特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6年当选山西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代表。2007年5月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兴县县城广场面积不算大,甚至显得有些憋仄,但在广场东面却有一座5层楼高、营业面积1.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购物商厦,霓虹灯、巨幅广告、川流不息的购物人流……成了广场上最显眼的景观。县里人说,兴县县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这个商厦,这是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说到这个标志性建筑,就不能不提到兴县东关村党支部书记杨博究。老杨的办公室在商厦五楼,他向记者讲述了建商厦的来龙去脉。
2003年,兴县关停污染重耗能高的“五小”企业,东关村的村办企业东风铁厂和水泥厂首先被关闭,村里400多人失业,不少村民生活陷入困境。“村民找到我说,娃娃要上学,家里得吃饭,没活干了,一家子咋活?我心里也慌,这么多人做甚?当时,县里出台了城镇规划,我们村的门店正好被县城四条主要街道包围,一下子成了黄金地段,这是发展商业的优势。我想这是个机会,通过租赁和预售店铺、村民垫资等方式,把旧的拆了,开发成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商业大厦发展商业,不是一条路子吗?”
随后,老杨和村“两委”一班人商量,决定拆旧门店建设东风购物商厦。尽管村“两委”通过了,但村民怎么想?当年春季,村里就是否建商厦召开村民大会。老杨在会上一说,村民们七嘴八舌说开了,大家认为拆旧修新是好事,但又有顾虑,修建用的3700万元谁会先垫付呢?还有的说,与其拆了修不起来,还不如就这样将就着,至少每年还有四五十万元收入,不要瞎折腾啦……
“群众有顾虑,我们能理解。当时,村里家底只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用不上;全县财政收入一年2000多万元,全部用了也不够,何况也用不上;再说了,县里几十年也没有搞过这么大规模的工程,一个村来搞,谁能相信呢?当天,我和村‘两委’一班人连夜开会,决定分头行动做群众的工作,打消他们顾虑,告诉村民等不是办法。”
做村民工作、开村民大会,做村民工作、开村民大会……2003年,从春季到冬季,老杨和村“两委”一班人做了近百次村民的工作,连续开了四次村民大会。在最后一次村民大会上,老杨对着乡亲们拍着胸说:“乡亲们,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向大家保证,我们要拆了旧的,修好新的,要是修不好,我就不算是党员。”
“打消了村民顾虑,也通过了修建方案。2004年正月初八开始拆迁,早上8时,村民在旧门店四周拉上绳,村里40个民兵维持秩序,又帮助商户搬运东西。旧房有9000多平方米,涉及商户100多户,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拆迁完毕。”经过老杨和村“两委”的苦心运作,商厦建得异常顺利,投资3700万元全部来自社会资金,村里没花一分钱,2005年7月投入运行,400多个商铺租赁一空,成为兴县最繁华最高档的商厦。
现年52岁的郭明堂是老东关村人,曾是反对修商厦的村民之一。如今,老郭说,商厦一年给集体带来收入近200万元,还解决了村民就业,自己现在也在里面经营一个店铺,老杨的决策很对。这位曾走南闯北的汉子高兴地说:省里调整产业结构,我们这也算调产,从污染工业走向商业。
从1998年至今,老杨当了村党支部书记近十年,带领村民修路、建校、建商厦、建客运中心、开发小区……村里集体资产从不到1000万元变成了6000多万元,成了吕梁山上的明星村。同时,村务管理也步入了民主轨道,实行了干部岗位责任考核、职务消费公示、公款报销公开、民评会审联签等制度,保证了事有人干,钱有人管。老杨说,“村官”官不大,权不小。作为一名“村官”,一方面,要给村民办实事,带领村民致富,否则村民不会选你;另一方面,要把手中的权用好,你要干干净净做事,说白了,就是做好村民的当家人。
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老杨赢得了村民肯定。在2005年村委换届时,村里200多名村民联名向县委组织部和蔚汾镇反映,要求老杨和他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连任。 (记者赵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