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在高质量高增长的基础上再次突破“新关口”: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0亿元,三产增加值超过9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5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7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3500亿美元,出口总值超过20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0亿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40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除投资和出口外)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记者昨天从无锡市统计局所提供的《2007年上半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报告》中获悉的。
物价增幅低于全国水平
受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物价走势均有上扬,物价上涨2.4%,比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南通、镇江、扬州、舟山、湖州、无锡、台州、宁波、苏州、泰州、杭州、嘉兴、上海、南京、常州和绍兴。
物价上涨的同时,长三角地区居民收入呈现稳步增加态势,16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达到1056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00余元,增速均值达到15.3%,但16城市中还有5个城市可支配收入不足万元。16城市收入依次为:绍兴(12362元)、上海(12278元)、台州(12147元)、杭州(11899元)、宁波(11775元)、苏州(10927元)、舟山(10900元)、南京(10863元)、湖州(10785元)、无锡(10774元)、嘉兴(10556元)、常州(9887元)、镇江(8987元)、南通(8768元)、扬州(8101元)、泰州(8039元)。
居民收入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活跃。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13.1亿元,同比增长16.0%。从总量看,上海市独占鳌头,完成1887.49亿元,占整个长三角地区的26.9%。
整体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各地区发展的重点。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迅猛增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049.62亿元,平均增速达到15.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0%,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6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增速来看,舟山增长17.0%列首位,苏州增长16.7%排名第2位,杭州增长16.3%居第3位。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上海以51.4%居第1位;舟山、南京、杭州、宁波、台州等五个城市均超过40%,12个城市服务业比重实现了提升。上半年,无锡的服务业以15.8%同比增长幅度,总量超过南京列长三角第4位。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000.32亿元,同比增长23.4%。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204.76亿元。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7.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5个重点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增势,长三角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后发经济增长表现突出
初步统计,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1538.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71.63亿元,16城市GDP平均增速达到15.1%,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经济也普遍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在16个城市中,舟山增速达到17.1%,再次领跑;苏州和南通增长16.0%,并列第2位。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90.03亿元,同比增长29.8%。上海以1045.14亿元雄居第一,与苏州、杭州、宁波、南京、无锡五个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城市合计占长三角16市总量的80.4%。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总量相对较小的几个城市在发展速度上表现上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最快的是扬州,增速达38.2%;有4个城市的增幅在30%以上,分别为:扬州(38.2%)、泰州(35.9%)、湖州(32.1%)和舟山(31.3%)。
报告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长三角经济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了新提升,呈现出经济增长平稳、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活力增强、经济质量提高的特征。长三角16城市在竞争中蓬勃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向着共赢的理想局面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