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8月21日电(记者吕诺 于新超)记者21日从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省级协会会长座谈会获悉,当前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总体情况比较好,但也面临着八个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万至1000万人。21世纪上半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中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高峰。预计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初期,达15亿人左右。
第二,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我国由于生物、社会、行为与环境综合因素所导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至6%,个别地区达到8%以上。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艾滋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第三,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预测,中国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3年达到峰值9.32亿人。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使就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第四,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中国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200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7.7%以上,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1%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分别达到11.2%和16.1%,老年人口分别达到1.64亿人和2.34亿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备,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
第五,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2000年为116.86,2005年高达118.58,严重偏离了103至107的正常范围。预计到2020年,20岁至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持续的时间过长,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第六,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多达1.47亿人。流动人口的技能培训、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等难度加大,基本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第七,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尚有2365万人,刚刚越过温饱线但还不稳定的低收入人口有4067万人。“十五”期间,城市低保对象约为2200万人,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全国有失地农民4000多万人,且以年增30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容易成为新的贫困人口。
第八,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中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资源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瓶颈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局部改善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生态脆弱地区难以承载现有人口,人居环境恶劣。
200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各级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会正全面贯彻落实这一决定,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