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交部公布了《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就中国公民出国之前、之后应当注意的若干事项加以提醒,对中国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及可以给予中国公民的具体帮助,做出了清晰的解答。
不过有趣的是,这份旨在为海外中国公民提供方便服务的“指南”,在国内某些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却被诠释为一份校正中国公民海外行为规范的“指南”。
在笔者收集的报道中,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指南”中“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提炼成标题突出处理(如武汉的一家都市类报纸,就将《出了国门,不要大嗓门》作为标题,甚至就“能否在国外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展开讨论)。如果不细读“指南”,笔者还真以为,国人“大声喧哗”的毛病不但带到了海外,而且已经引起了外交部的高度注意。
这种偏离“指南”原意的选择性解读理当不是出于编辑的恶意,但这样“啼笑皆非”的新闻处理方式却也发人深思:为何媒体不将“指南”中诸如“到在国外不要让小孩告诉陌生人父母不在家,出门时尽量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或大量现金,不要在私车的明处摆放贵重物品,不要将文件、钱包、护照等重要物品放在易被利器划开的塑料袋中”这一类更为人性化的提醒突出处理,而独独选择针对国人陋习的“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呢?
显然,除了语出官方之外,这样的解读更可能是基于编辑自身对“国人素质”的既有印象——而在相当程度上,这样的解读又恰好反映和迎合了中国人当下普遍存在的“素质焦虑”。
这点无需多讲,就像“文明改变了住房,却不一定改变了住房中的人类一样”,生活水平早已提高,而素质却未见有何改观的国人前呼后拥挤出国门,却在国门外干着有损中国人形象的“勾当”,以至于某些国家不得不推出专用中文标识的“便后请冲水”、“请安静”等“友情提示”牌。
这样的提示牌,就像“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一样,深深刺痛了国人的神经,由此引发的反思和警醒自然也就更加普遍和猛烈——这当然是好事,还有什么比反思更能促使人进步呢?从这个角度而言,媒体此次对“指南”的选择性解读也算是替外交部做了一次免费的公民素质教育了。
然而,反思过度却也未必是件好事。这次外交部发布的“指南”,其主旨显然在于提醒中国公民在海外加强警惕和防范,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外国人”的伤害,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显然意在避免被“洋贼”惦记;“不要在街上乱捡东西,以防被敲诈”则是提醒外国也有“碰瓷儿”。将这样的提醒也误解为对中国人的素质教育,不免让人觉得,国人的素质焦虑是不是有些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