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发银行与广东试行的助学贷款新模式,将在今秋入学时覆盖广东117所省属普通高校。新模式下,贫困大学生获贷率由以前的不到70%上升至100%,贷款审批时间由以前5-6个月缩短到20个工作日以内。
据广东省教育厅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主任朱俊文介绍,新模式已经试行半年,向广东省首批88所普通高校的3.35万学生发放了1.84亿助学贷款。实践证明新模式避免了以往同商业银行合作时出现的获贷率不高、审批程序复杂、审批周期长等弊病,有效调动了银行、学校、教育部门三方的积极性。
在新模式中,高校成为助学贷款的管理方,负责助学贷款从申请、审核、审批至催还的全过程。高校的责任义务被强化的同时,银行对其引入风险补偿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即如果某所高校最终贷款违约率低于风险补偿比例(10.9%),那么风险金中的剩余部分将全部返还高校,作为其有效管理助学贷款的奖励;如果高于风险补偿比例则由相关高校、国家开发银行和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分别承担50%、40%和10%。教育部门对高校管理助学贷款的绩效进行评估,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指导和促进各校对助学贷款管理水平的提高。
新模式惠及面更广,试行半年来,一些新兴的高等职业院校及民办高校所申报的助学贷款数额首次100%获批。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黄晓梅告诉记者,2005年与某商业银行合作助学贷款,审批时间近一个学期,且审批条件苛刻,最后上报的210个贫困学生名额仅批准了39个。然而,实行新模式后,此次申报的85个学生全部获批。同时,试行半年来享受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广东民办院校从以前的两三所增加到39所。
新模式将促进高校加强诚信教育。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戴达年说,高校既是助学贷款的受益者,也是风险责任的承担者,这将促使高校将诚信教育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只要这些在校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得好,待他们毕业走向社会,将更有助于诚信机制在整个社会的建立。包括广东财经职业学校在内的一些高校表示,今后将以讲座、发宣传册或开设专门诚信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