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同志介绍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等方面情况。他说,对于普通的市民,通过租赁房屋来解决暂时的住房问题,应该是一个可取的方法。他表示,中国城市住房私有率在全世界不是第一也是第二,而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没有一个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是靠自己拥有产权这种方式。(中新网8月30日)
齐骥副部长说的当然不是新观点。此前龙永图先生也说,美国三成人群买房,六成人群租房,实际拥有住房的人并不多。他认为,大部分中国人应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租房问题,因为百姓的目标只是“有房子住”。
美国人为什么不买房?有人说,是因为美国人的流动性非常强,他们需要经常换房子,租房比买房更方便,绝非买不起房。我的朋友去了一趟欧洲,说那里的人一年里许多时间在旅游,一家人坐上“房车”——怪不得不买房。
富裕、自由,享受生活,悠闲自在的生活,中国人目前恐怕还过不上。明知“房奴”不好当,为什么中国人总想买房而不租房?我觉得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当租金比较高时,买房可能比租房合算。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每月花几百元可以在北京五环边上租到70平方米的房子,相信只有脑子有问题的人才会买房而不租房。反之,如果每月2000元,花月收入的一大半才能在五环边上租到70平方米的房子,相信所有老百姓都愿意买房而不是租房。买房时除首付款外,如果每月的还贷支出和每月租房的支出的差距不太大,人们当然咬着牙买房了。
第二,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老百姓自己必须考虑养老的诸多问题。如果年轻时不拼命买下住房,将来年老后收入减少,如何保证再有资金支付高房租?
第三,对未来心中无数,将给租房者带来恐惧。谁搞得清将来房价会上涨到什么水平,又有谁能保证房租占自己收入的比例几十年不变?如果房租大幅增长,租房者的负担加大,他们就会悔之晚矣。
第四,有关制度不配套,租房者将失去城市的身份感。一个人要说明你属于这座城市,就必须拿出你的相关户籍和住房来证明。没有房子,就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
当然,除了经济、社会原因,还有传统观念的问题。中国人富有后,为积聚财产,购房买地是最重要的选择。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又特别重,父母对子女又给予过多的溺爱,能给后辈留下房产,则是父母的宏伟理想。
当然,观念是可以改变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鼓励群众租房而不买房的时候,不妨请领导干部带个头。刚看到的新闻说,湖南衡阳市原副市长兼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刘兴德一家居然有八套住房。在这样的官员示范下,又怎么好意思让老百姓租房而不买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