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3日,下同),2007年9月3日,所有湖南高一新生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中新课程改革,将从纸端,化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听说读写。
“假设电视台来选拔主持人,如何展示自己的朗诵才能?”这样的课堂作业将出现在高中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口语交际登上了学生语文课本。而投资理财、家政、驾驶等内容也将出现在高中课堂上。
有人说,“过去的课程是盒饭,好不好吃都一样。新课程就像自助餐,各取所需。”也有人担忧:课是改了,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如何与高考的通道接轨?本报试图为您答疑解惑。
[关注重点]
课改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昨天,随着新学年开学,湖南高中新课改正式拉开大幕。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领域,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有相关证明,获得2学分。学生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
语文
专门开课让学生看小说
组织“模拟招聘会”招聘中学生主持人,这样的课堂作业将出现在高中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课再也不是简单的读、写、背诵了,口语交际登上了学生课本。
语文须修满10个学分
湖南高中课改语文课程选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学生只要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学业。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
其中“表达交流”为新增的重要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论语》入选“名著导读”
第一册课本中的“口语交际”部分的重点是朗诵,具体要求是学生在班上组织一次“模拟招聘会”,假设招聘方是一家电视台,招聘中学生节目的业余主持人,由同学扮演考官来选拔主持人,“应聘者”则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现当代诗歌(可以是自己写的)上台,尽情展示朗诵才能。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体味到诗歌的魅力,更是让学生在大庭广众下,锻炼自己的表演才能。
除此之外,每册书还有2部“名著导读”,共10部中外名著,第一册入选的是《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