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9月7日电(记者王娅妮)音像室、图书室、健身广场……这些设施大多是城市的象征。而在山东济南农村,许多农民不出村也能感受到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带给他们的快乐了。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求知、求乐、求美,追求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相比之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却严重滞后,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普遍存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文化荒漠化”现象,封建迷信、赌博等不健康文化有蔓延趋势。
为了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济南市大力实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工程,确保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幅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把扶持援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城镇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中,力争使每个乡镇建起一处综合文化服务站,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处文化大院、一个思想道德宣传栏、一个科普宣传栏、一处户外健身路径、一支业余文化体育团体,使每个农民有一项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爱好。
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是乡镇政府下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今年6月,济南市已建设集图书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体育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站64个,总面积16120平方米。90%以上的村都建成了“一室多用”的文化大院,其中超过半数室内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仅图书阅览室就有30平方米以上,藏书2000册以上、订阅报刊10种以上。
济南市还在农村组织开展以道路硬化、村庄净化、环境绿化、街灯亮化、两侧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截至2006年底,全市行政村建成“文明一条街”4100条。许多村因地制宜,利用空闲地建起了健身广场,有了像城里小区一样的健身路径。农民群众自己创作的弘扬良好社会风尚的漫画、诗歌、顺口溜上了村里的黑板报和宣传栏,构成了别致的“文化墙”。
乡乡响锣鼓、村村闻歌声在济南成为现实。济南市每个乡镇都配备了文化活动辅导员和体育指导员,200多个农民文艺团体每年演出达3000余场次。每到农闲时节,这些庄户剧团不仅在本村演,还经常串村演,到乡镇和市区演;不仅演“拿来”的节目,还排演了一批原创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
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乡村干部普遍反映,村民赌博的少了,封建迷信活动少了,邻里间打架斗殴的少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方式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农民。
>>>>更多内容请关注时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