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寻找海外的中国制造 中国企业闯荡海外市场
2007年09月11日 08:48:3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007年8月22这天,越南胡志明市北京同仁堂诊所药店在越南正式开张营业, 10多年来,拥有338年历史的中药行业老字号同仁堂一直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开发,目前同仁堂已在海外开设了25家分店,服务于世界各地人民。 中兴通讯能拿下大笔海外订单,除了过硬的技术,反应快捷的服务也是他们的致胜法宝,和那些跨国巨头比起来,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只有把客户放在第一位,才能最终打响自己的品牌。 中土集团公司是一家具有特技工程总承包资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子公司,2006年10月4日,中土集团与以色列Ashtrom、Solel Boneh两家公司合包集团签订卡麦尔隧道工程施工的承包合同,卡麦尔隧道项目是以色列目前在建的最长隧道项目,合同额约9000万美元,总工期30个。 一批中国企业依靠优异的产品质量和灵活的营销手段,到海外打开了一片天空,但在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技术差异日趋缩小的今天,只是这些,还不足以让企业站稳脚跟,不少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细致到位的服务,也是一块进入海外市场的敲门砖。我们今天就先来看看北京同仁堂是如何把几百年的金字招牌搬到国外的? 北京同仁堂在海外“安家” 2007年8月22这天,越南胡志明市一家药店门口,中国的传统节目——耍龙灯正在上演,原来是北京同仁堂诊所药店在越南正式开张营业,这是同仁堂在越南开设的第一家诊所药店,10多年来,拥有338年历史的中药行业老字号同仁堂一直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开发,目前同仁堂已在海外开设了25家分店,服务于世界各地人民。 记者在英国伦敦的一条街道上发现,在一连串的英文店名之间,有着五个熟悉的中国字——“北京同仁堂”,而走进这家药店,记者看到,不少华人在这里买药,同时,还有一些金发碧眼的当地人,面对这些来自异邦的草根、树皮,一位面部麻痹,满脸插了银针的英国患者告诉记者。 英国患者:“中草药对我的脸部帮助很大,针灸则主要是对激活我的眼部肌肉,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东南亚记者看到,这家占地2000平米的同仁堂药店,坐落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繁华地段,从北京直接运来的护骨药酒、牛黄解毒片等各种中成药摆满了柜台,为病人配置各种中药已经让店员忙不过来,而柜台前、等候区也挤满了前来拿药的马来西亚人。 “差不多来的人是滔滔不绝,诊病的人往往要先预约,有一些往往要一个礼拜之前就必须要预约了。” 而在泰国,坐落于曼谷的同仁堂海外分店,记者看到,柜台前不仅挤满了的当地人和前来取药的僧人,同时,其它城市的市民也来到这里接受针灸治疗。 泰国患者:“药到了以后,就感觉到身体舒服了,所以我们也习惯使用中药。” 由于疗效显著,同仁堂在海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当初同仁堂走出国门的时候,却不是一帆风顺的。记者在北京的同仁堂见到施如瑜时,这位被业内称为“神脉”的名医,正在给病人号脉。 施如瑜:“属于肾水不足、肝火上延、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 施如瑜到底在说什么?相信即使是中国人,不少人也都弄不明白,而这些深奥的中医理论要外国人弄懂,更难!正是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也使得同仁堂刚一走到伦敦,就笑话连连。 总经理梅群:“有的外国人拿着蜡丸不知道怎么吃,把外包纸剥开以后,一口就连蜡塑料壳全部吃下去了。” 不同文化的冲突,使得同仁堂刚到伦敦,就形成了一种怪现象,熙熙攘攘的华人顾客虽然显示了生意的红火,然而,人口占多数的英国人却很少踏足,这也说明,中医并没有被当地主流社会认可。施如瑜告诉记者,当时,中医在当地人眼中,还是非常“另类”。 施如瑜:“当地人把中医跟印度的神医、藏医、蒙医划上等号,觉得你是土著的医学,不科学。” 记者看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两句名言虽然高高悬挂于伦敦分店,然而,这对于英国人来说,却并没有什么作用。“土著”、不信任,已经成了阻碍同仁堂海外发展的瓶颈。 施如瑜:“当地病人确实是走到哪都治不好的时候,才来找中医。” 同仁堂走出国门,如果仅仅服务海外华人,那么,无论如何它也不能被称为国际品牌。 总经理梅群:“首先你要为他服务,他得认识你,了解你。” 装满各种草药的上百个药柜,各种丸、散、冲剂静静地摆放在伦敦的药店里,如果没有了解和认同,这些药很难卖给英国人。为此,同仁堂决定从无到有,在英国人心里树立金字招牌,他们在国内千挑万选各科名医,派送海外,保证分店每天至少有2位名医坐堂。而这些名医之中的施如瑜,就碰到了一个患了脉管炎,而又屡治不愈的当地人。 施如瑜:“她来找“另类”来了,表情特别悲伤、流着眼泪,从表情上看她特别痛苦。” 经过诊疗,最终,施如瑜给病人开了7付汤药。 施如瑜:“第二次来的时候,为了表达她见好,她就跟我笑,还给我做鬼脸。” 前同仁堂海外坐堂医生陈凯:“海外不相信广告,因为广告太发达了,他们相信口碑,靠口碑和疗效。” 一个病人,就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活广告,这样的故事,在同仁堂海外分店比比皆是,同时同仁堂的品牌也在一声声叫好中,悄然树立。目前同仁堂正在致力于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发。2006年11月开业的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这个投入1.5亿港元、负责目前同仁堂全部140个出口品种生产的海外基地,不仅是同仁堂成立338年来首次走出北京建设生产基地,还预示着同仁堂在海外发展的强烈信心。同仁堂接下来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发欧盟市场、北美市场和澳洲市场。公司将同澳洲几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对中医产品共同进行研发论证,以便让更多的外国人接受传统中医中药治疗。 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梅群:“最终让我们同仁堂的中成药占领整个世界,为人类健康服务。” 来源:
央视经济半小时
作者:
张凯华 唐样样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