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0多年的低通胀或通缩之后,我们会不会重新面临通胀的挑战?最近数月CPI连续超预期增长,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此一重大问题。尽管CPI不能准确量度整体经济之通货膨胀水平,然而该指标的持续走高是一个重要信号,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宏观经济模型之不足
先说几句闲话。研判和推测宏观经济走势,异常困难。现代宏观经济学,起自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希克斯将其简化为著名的IS-LM模型,至今依然是宏观经济教科书的标准架构。公正地说,此模型之解释和推测能力相当有限。基于此模型的各种数量经济模型,用于预测1950-60年代的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据说非常成功。进入1970年代,该模型之推测结果与事实相去十万八千里,经济学者尴尬之极,遂发展出宏观经济学的众多新流派,譬如以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阿卡诺夫为首的行为宏观经济学、伯南克等人为首的新凯恩斯经济学。当然最直接的发展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不过这些新模型的解释能力亦差强人意。学界对经典IS-LM模型的批评主要有二:其一,它是一个封闭经济模型,未纳入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其二,它描述宏观经济关系的各个方程式,缺乏坚实的微观行为基础。蒙代尔的开放经济宏观模型弥补第一项不足,遂成为现代国际宏观经济学最基本分析架构;1970年代以后的宏观经济学,主要就是弥补第二项不足,致力于为宏观经济现象找寻微观行为基础。
说到底,IS-LM模型乃是基于一般均衡理念,武断地将人类经济活动分为两大部分:商品服务市场之活动和货币市场之活动。要研判整体经济之走势,必定要以二者同时均衡为导向,此一基本理念,精彩之极,令人拜服。然而,我曾经思考IS-LM模型多年,拜读相关文献无数,总觉得IS(商品服务市场)和LM(货币市场)之武断划分,未能深刻把握人类经济活动之本质。前不久再次披阅费雪有关“债务-通缩”的文献、伯南克对1930年代大萧条的实证研究以及Alan H. Meltzer的《美国联储史》,若有所悟,终于决定将人类经济活动划分为真实经济活动和虚拟经济活动更为恰当。
新的分析架构:
真实经济和虚拟经济之背离
且让我给出二者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