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西方媒体称中国已经把猪蓝耳病疫情传到越南和缅甸的说法,中国农业部兽医局巡视员李金祥24日表示,此说法完全没有事实依据。
李金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最近在和越南官方兽医代表团交流情况的时候,听说越南东部和中部发生了猪蓝耳病疫情,但到现在还没有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网站上查到越南发生疫情的情况。此外,缅甸有关方面也没有证实他们发生了疫情。
他表示,应越南政府邀请,中国政府派出的专家组目前正在越南帮助开展疫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帮助制定防控措施。
“中国的猪蓝耳病是从美洲引进种猪时进来的,中国也是受害者。”李金祥在回顾猪蓝耳病的传播历史时表示。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在长达4年的过程中没有确诊,这期间传到了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猪国都有这种病,1991年荷兰分离到的病毒与美国病毒的同源性是60%,说明病毒发生了很大变异。1996年,在中国分离到蓝耳病病毒与美洲型高度同源,去年分离到的蓝耳病病毒与美洲型同源性为93%。
去年夏季,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今年1月,中国农业部专家组对变异猪蓝耳病病毒开展研究,最终确定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病”的原发病因,定名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今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及时制定并下发了有关技术规范和方案,指导各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采取及时组织开展疫苗研制、抓好重点地区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全国疫情已得到遏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李金祥说,与今年前几个月相比,9月份以来,中国疫情县次、疫点数、死亡数、扑杀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部着力抓好防控疫病的疫苗生产和资金供应工作,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中国2000多个县中有294个县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疫点959个,发病数292000头,死亡77000头,扑杀211000头。自9月1日至今,中国有19000万头猪发生猪蓝耳病疫情,死亡6280头,扑杀25000头。
李金祥还表示,中国政府不断完善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建立了农业部、卫生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四方联席会议制度。
同时,中国不断加强与有关国家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早期预警预测等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为东盟国家、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培训班、派出专家组,协助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完善技术措施。
应有关国家请求,中国政府及时提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供试用,并将派专家帮助确诊猪蓝耳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