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辉煌天路 青藏线周边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
2007年09月25日 22:41:1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庆祝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一周年特稿:
辉煌天路——青藏线周边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 一条青藏路,穿越历史和未来;一条通天路,寄托梦想与期待。 不论是在河湟谷地的土族之乡、撒拉族之乡、热贡艺术之乡和美丽的青海湖环湖地带,还是在有“中国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再到圣洁的珠穆朗玛、布达拉宫……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旅游开发热正在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 青藏铁路沿线文化遗产的分布及其现状、意义 旅游业发展至今其文化属性表现愈发突出,欣赏文化、品味文化、感悟文化、追求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文化内涵、张扬文化个性、突出文化差异性是各地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青藏线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备受广大海内外游客的极度青睐,之所以被青藏两地政府不遗余力准备将其打造为世界级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青藏铁路沿线除了分布着众多令世人震撼的高原奇特的自然旅游景观之外,更为迷人的地方在于——沿线及周边广大区域间,还陈列着由青藏高原特有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极为丰富的、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旅游景观,而这正是国内外大批游客心仪青藏高原的重要理由。 青藏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1、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族性突出。该线路所经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伴随着世居于青藏高原各民族不断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的,凝聚着高原各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考古遗迹、民间工艺等各个文化层面,无疑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由此断定,青藏线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蕴含着浓郁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线。 2、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因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挖掘、研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对研究青藏线所经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质、文化交融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与佐证价值,对弘扬青藏高原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该线路所经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与社会影响。这一特点通过图表2可略知一二。 3、旅游经济潜质巨大。青藏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所呈现的神秘、神奇、原始等特征,使其观赏价值、科考价值均很高,由此构成的众多的人文旅游景观以及旅游线路堪称国内外一流,对海内外众多游客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而且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以及青藏两地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潜在旅游价值更大。青藏线必将是青藏两地乃至我国境内著名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青藏铁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及旅游开发对策 (一)对青藏铁路沿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措施的必要性极其深远意义 自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于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签约加入了这项对人类共同财富的保护工程。中国自1985年加入《公约》以来,特别是新一任中央领导,把对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且这一国策已具体落实到了深受西部各民族人民拥护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中。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样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旅游的高速发展,经济与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青藏线周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是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价值极高,是中华文化乃至全人类的宝贵遗产。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文化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无论是青藏高原环境的自然演变,还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生存环境及表现形态与内容均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非正常发展规律的变化,其结果很可能是高原某些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不该有的同化或异化现象,甚而消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尽最大努力保护好青藏线周边高原各民族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并让其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应,是我们这一代乃至几代人必须肩负起来的义不容辞的职责。采取保护这一举措,其意义不仅仅是对青藏线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珍惜与尊重,更深远的意义反映了我们人类的进步,反映了我们对自身的尊重即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呵护,这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种自觉行为,是我国当今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治国方略内涵与形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 二)青藏铁路沿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2006年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公布,青藏两地就有40多项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名列其中,其中青海省有19项,这当中的大多数珍贵遗产就分布于青藏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无疑这是一种科学的战略导向,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结合本地及本地文化遗产特点,特提出如下保护思路。 1、立法保护。青藏两地政府尽快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专家学者,成立班子,着手起草《青藏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有关部门审议通过后付诸实施,从法律的角度约束、制止人们的破坏行为,并以此指导、监督今后青藏线进一步实施经济深度发展的开发行为,保障该地区文化遗产的安全性。 2、普查登记。青藏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遗产丰厚,近几年各地加大了对沿线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研究,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许多文化遗产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尚处在默默的艰难生存环境中。为此,青藏两地有关政府部门目前所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对沿线文化遗产展开全面系统的调研与普查,摸清家底,按类型、民族、数量、地址、生存环境、参与人员、主要特征、表现形式等诸多要素进行详细排查登记,记载形式上除了大量的文字记载外,还应当包括照片、录像、录音、实物、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由此建立起系统的档案和数据库。 3、重视节庆、广泛宣传。民间节庆尤其是少数民族节庆本身就是一项价值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在这一大项目下又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子项目,可以说民间节庆是集中展示各地各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佳平台,这一文化现象在青藏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以青藏线西宁至格尔木(简称西格段)为例,如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地区的藏族和土族共同参与的“六月会”、河湟地区各民族共同的狂欢节“六月六花儿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的土族“纳顿节”、青海湖沿岸神秘的“祭海”、海西藏族自治州的“那达慕大会”,藏族人民的“藏历年”以及藏传佛教各寺院一年一度所举行的次数不等的节庆法会,等等。这些节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个性特质明显,是宣传本地形象、识别本地形象、树立本地良好形象的重要元素。在此方面,青海省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做了许多值得提倡的做法。首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不断引导、积极宣传民间节庆。其次,在重视开展民间节庆的基础上,汇集众多的遗产项目,策划举办了多项融经贸、体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节庆活动,如“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中国青海郁金香节”、“青海藏毯博览会”、“中国土族旅游文化节”、黄南“热贡艺术节”、“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中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文化旅游艺术节”等。由于这些活动集中在青海每年的旅游黄金季节,参与者众、影响面大,且有一定的资金作保证,加之多种媒体的全方位宣传,使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各地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不同的展演形式闪亮登场,让参观者大饱眼福,也让来自民间的艺人或表演者,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收获不小,积极性很高。 4、强化研究保护机构,建立系统教育培训体系。由青藏铁路沿线各级政府牵头尽快成立隶属不同行政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工作,推出成果,如全面系统介绍青藏两地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系列丛书,并开始着手积极申报省区一级的遗产推荐项目,使更多的遗产得到挖掘与保护。在重视设立各级研究机构和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根据青藏铁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特点,各地建立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体系。 5、以旅游开发促文化遗产保护。在对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上,有时我们似乎很难得到统一认识,总以为保护与开发好似一对矛盾体。因此,谈保护一般主张勿作开发,而提及开发似乎就有破坏的嫌疑。其实时间与实践已提醒我们,两者并不对立,只要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所用,而科学的开发行为带来的效益是促使资源得以更好的保护。青藏线已显现出世界级旅游黄金线的品牌价值,据此,应抓紧对沿线及周边地区弥足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在遵循保留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前提下,开发出青藏沿线不同区域内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以展示青藏高原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众多旅游活动与旅游景观,进一步丰富青藏线旅游内容,突出青藏线高原文化旅游内涵,保持青藏线旺盛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如此,青藏沿线文化遗产的多数传承者和拥有者因开展旅游增加了自身收入,改善了生活,甚至脱贫致富,使他们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经济价值,促使他们提高保护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加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这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之一。 (三)青藏铁路沿线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策 1、旅游开发有利因素: (1)青藏铁路的开通意义非同寻常,国内外关注程度高。 (2)沿线及周边地区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众多,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且呈现着神秘、神奇、原始、保留较为完整等特征。 (3)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使沿线多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4)有着庞大的国内国际现实和潜在的客源市场。 2、旅游开发限制性因素: (1)沿线整体经济欠发达,除高原中心城市之外,州县一级旅游地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接待能力差。 (2)高原特殊的气候、地域上的封闭性、经济的欠发达、文化教育的落后等原因,使青藏高原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困难、脆弱,不宜对文化遗产资源做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更不能无限制地追求游客数量上的规模化。 (3)旅游企业管理人才缺,旅游一线从业人员数量少、质量低。 (4)相关信息缺乏。 3、旅游开发思路: (1)选择好沿线旅游开发重点地区,推出地方代表性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走青藏线旅游逐级发展之路。 青藏铁路从总起点西宁至终点拉萨近2000公里的线路,沿途依次经过西宁、格尔木、安多、那曲、拉萨等主要旅游地段,可概括为青藏线三大旅游圈,即大西宁旅游圈、格尔木旅游圈和拉萨旅游圈。三大旅游圈是青藏线最主要的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高原文化遗产资源集中,旅游基础设施相对配套完善,而且每一旅游圈因各自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气候的差异,民族成分的不同,生产方式的不同,呈现着不同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为此,青藏线将西宁、格尔木、拉萨三大文化旅游圈为发展旅游的中心区域,努力挖掘三地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出三大文化遗产旅游品牌,以此吸引中外游客。据此,大西宁旅游圈应主推以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创造的多宗教、多民族、多文化为特征的旅游地形象;格尔木旅游圈则应突出昆仑文化及蒙古族民俗风情为特征的旅游形象;拉萨旅游圈主打藏民族文化及藏传佛教为主体的雪域圣地旅游形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周边地区延伸,把更多、更神秘的文化遗产展现于世人,使青藏线成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旅游线。 (2) 依照多样文化遗产资源,策划多种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经济的发展使很多通过青藏线进入青藏高原的游客的消费模式已跨入感情消费阶段,他们更加注重旅游消费的个性化,注重追求旅游产品所具有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围绕高原少数民族节庆可开展观赏、艺术采风、旅游研讨等活动;围绕民俗可开展乡村游、牧家游等活动;围绕文物古迹可开展科考游、重温古线路游等。总之,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而且提倡游客体验游即突出旅游中游客的参与性,亲身感受高原文化遗产的魅力。 (3)突出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组合特点。 吸引力强的旅游景观和旅游线路在内容的构成上应是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丰富多彩。为避免某些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因地制宜,加强组合,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主题不同的文化遗产景观组合等。如近几年在青海发展较快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的土族农家民俗游,把当地土族的民俗风情(包括服饰、居住、饮食、歌舞、婚俗、手工艺刺绣等)组合后向游客集中展示,同时也尝试着将生活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地区土族的代表性文化进行展演,此外还将生活在青海的藏族、蒙古族的歌舞文化适当穿插其中,其结果丰富了内容,吸引住了游客,同时也给那些没有机会向更多游客进行展演的单项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了展示平台,可谓一举多得。 (4)政府主导,重视规划,加强对文化遗产继承者、表演者的教育力度,力保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必须走政府主导型模式,这是由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其次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所导致。政府的主导行为首先表现在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做好本地区科学的旅游规划,以规划为行动指南,避免开发中的盲目行为、无序行为乃至对旅游资源的破坏行为。 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激活了沿线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市场,成倍的国内外游客使当地政府及广大农牧民信心大增,大兴土木、包装文化、展演文化已蔚然成风,旅游经济飞速上扬。但随之一些有负面影响的问题接踵而至,如部分景区景点的游客承载量严重超标,兴建景区景点过于现代化、庸俗化,民俗演出商业化,旅游市场的无秩序化等等。长此以往,青藏线的旅游形象受损,沿线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将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杀鸡取卵的结果。因此,做好青藏线文化遗产旅游整体规划势在必行,此外加大对青藏线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整治规范旅游市场,对从事文化遗产旅游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系统的培训教育,提倡出售原生态、原真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只有这样,才会保证青藏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现状看,虽然青藏铁路沿线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已经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以及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却更多地还停留在宣传层面;在具体实施时难以有效地、整合性地、最大限度地发挥青藏线“文化遗产”走廊的优势,缺乏具有国际水准的,符合国际惯例的,集保护、利用、开发于一体的高规格旅游项目。据此,按照国际相关组织和我国对遗产保护的相关要求和指标,对青藏沿线及周边地区开展调查、评估、分析、整合和规划是当务之急。同时要以我国发达省区在保护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以及旅游开发方面的研究和经验为参照和借鉴,而且一定要以青藏两地省(区)情为出发点,保证青藏铁路沿线成为一条永久的幸福线、文化线、旅游线。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编辑:
杨俊霞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