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网络媒体宁夏行记者团来到黄河采访。(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 何淳勇 摄)
中国江西新闻网9月23日银川讯(记者 何淳勇 报道)水资源既是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其瓶颈制约就是水资源的和谐开发。据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近些年来一直在积极向中央申报“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目前该工程项目正在综合考察论证之中。
“绿洲”和“荒漠”
“天下黄河富宁夏”,自古宁夏经济就依赖黄河,有黄河水则成“塞北江南”,缺黄河水则“大漠孤烟”。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兴旺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到宁夏旅游,在旅游的行程中,大家视觉感受反差最强烈的就是“绿洲”和“荒漠”。宁夏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其实“塞上江南”所指的只是宁夏北部的河套灌区,面积只占宁夏全区的四分之一;而占全区面积近四分之三的宁夏中南部地区,则是“十年九旱”的风沙区,当地水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
据介绍,大柳树水利枢纽建成后,利用其抬高的水位可为宁、蒙、陕、甘四省区近期发展600万亩以种草种树为主的生态绿洲创造条件,其中宁夏300万亩,全部分布在黄河两岸;内蒙100万亩,主要选择在阿拉善左旗的乱井滩、腰坝滩和鄂托克前旗;陕西100万亩,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白于山以北、毛乌素沙漠以南的榆(林)定(边)公路两侧;甘肃100万亩,全部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
大柳树工程富泽西部
黄河大柳对水利枢纽工程受益区涉及宁蒙陕甘四省区,生态区辐射面积达59.1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700余万,其中回族和蒙古族群众占到1/8。
这里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革命老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三面环沙,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生存条件极差,有相当部分的群众生活极度困难,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生态“难民”,且已形成“生态贫困”、“环境贫困”和“人口贫困”的恶性循环,并对华北地区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河西走廊屡受沙化侵犯,生态频频告急,民勤县已发出“拯救民勤”的疾呼。区域内有银川、呼和浩特等沿黄城市集群,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开发区和能源化工基地,宁蒙河套平原现有灌溉面积1800万亩,宁东、陕北和鄂尔多斯地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占我国总储量的30%。
在西北干旱地区防止水土流失、遏制土地沙化和草场退化,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等贫困地区群众饮水困难,改善甘肃民勤石羊河流域群众生存条件等问题,希望在水,关键在水。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时,利用大柳树大库的调蓄优势,提供水资源条件,对统筹区域发展、保障国家生态、能源、粮食和供水安全,实现藏粮于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水资源和谐开发
对于黄河大柳对水利枢纽工程的论证工作已历经半个世纪,在此过程中,相关勘测设计、科研研究、咨询论证部门做了大量的勘测、规划和研究工作,其投入的力量之多、参与的专家之广、开展的规模之大、经历时间之久,均为同类工程所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贯穿西北和华北人口稠密地区,最近20多年已属资源性缺水河流,在其沿岸兴建密集的重化工业则意味着新增巨大的用水需求。在宁夏记者了解到,2004年宁夏在全国率先提出以省为单位建设节水型社会,出台了《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宁夏自治区政府根据“以水定产、以调增效、以节保供、以转促配、以联补缺”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在此理论指导下,自治区政府对黄委会给予宁夏的40亿立方米黄河水指标进行合理配置,其中包括大柳树工程建设后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宁夏不增加黄河取水量。
进入21世纪,西疗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黄河大柳对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论证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随着前期工作的继续深入,大柳对水利枢纽工程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近日,记者来到在位于黄河上游黑山峡处以上2公里处的河道段看到,宁夏地方政府为该工程做了大量前期工作,黑山峡河段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已经解决,开发方案已明确,为中央决策做足了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