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倍首相和温家宝总理互访取得成功、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势头之际,我们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35年来的历程,两国关系风波不断,近5年甚至陷入不正常的低谷,但总体看来,任何干扰都未能改变中日友好合作主流,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
两国关系出现低谷,让人们在反思中更深刻认识到,中日关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极为重要。作为隔海相望的两大近邻,中日只能友好相处,互利共赢,而决不能对抗,互损俱伤。必须及时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友好局面。应牢记邓小平的名言:中日友好超过了中日之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从日本国内看,在反思中引发的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和战争责任问题的大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利于日本民众了解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有积极意义。
中日两国领导人互访的最大成果是,明确了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和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这表明中日关系正顺应历史潮流和形势发展要求,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战略互惠需要高瞻远瞩,应着眼大局,不仅考虑双边关系,而且考虑亚洲和全球需要;应着眼长远的根本利益,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应重视对方的关切,不挑战其核心利益,努力超越价值观的差异,促进双方根据各自国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发展中日关系,需要政治和经济同步前行,相互促进,并带动文化、教育、人员交流等各个领域友好合作的全面发展。中日经贸合作日趋密切,已形成平等互利、取长补短、互为依存、共同繁荣的特点,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资金援助,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步支持不小,而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巨大潜力,对日本经济从低迷走向繁荣则不容忽视。文化交流是心灵的沟通,具有其他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需要继续活跃和发展。人员交往方面,着眼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好交往。
中日民间友好有优良传统,是两国友好的群众基础。当前在大力加强民间友好的同时,更应重视两国政府各部门友好合作,特别是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和高层政治对话的畅通,这对两国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期待两国领导人保持经常互访,使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长盛不衰。
不断增进中日间的相互理解,培育政治互信,是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需要。缺乏政治互信,往往一个不大的问题也会被炒作得复杂化、感情化。从这方面看,坚持遵循《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主要是历史和台湾问题,十分重要。当然,真正做到政治互信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积累过程,需要双方高度重视,付出加倍的努力。
从亚洲地区看,面对全球区域化的快速发展和亚洲首先是东亚各国的殷切期待,中日两个本地区有分量的国家肩负着为推动区域合作、振兴亚洲发挥更大作用的历史重任。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急起直追,形成了10+3、10+1等合作机制,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考验,但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迫切要求中日两国密切合作,共同尊重东盟的主导地位,为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发挥各自的优势,真正成为强大的推动力量。至于东北亚地区,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等涉及地区安全的问题,更需要中日同其他有关国家一道,作出各自的贡献。
从全球形势看,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传统和非传统安全、能源、环保、气候变化、疾病防控等方面,各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日两国既是近邻又是国际社会主要成员,理应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从各自立场出发,发挥应有的建设性作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日两国应该携起手来,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崇高目标而共同努力。
鉴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需要长期磨合,其间难免出现曲折,但只要双方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最终实现两国人民的世世代代友好。展望未来,我们对中日关系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中国前驻日本国大使 杨振亚)